第二篇人体运动的保证体系
主讲: 田振军
陕西师范大学 SHAANXI NORMAL UNIVERSIYY
厚德积学励志敦行
HOUDE JIXUE LIZHI DUNXING
注重观察认真思考科学表达重在应用
第二篇人体运动的执行体系
第三章运动系统概述
第四节人体运动的解剖学分析与应用
一、肌肉的工作分析
(一) 肌肉工作及协作关系
(二) 肌肉工作的分类
(三)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
(四)确定原动肌的方法
二、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一) 运动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内容、目的和任务
(二) 动作分析步骤
(三) 整体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举例
四) 动作分析作业
【基本要求】
。
。
。
。
【基本内容】
一、肌肉的工作分析
(一)肌肉工作及协作关系
每一个动作,都是在许多肌肉的参与下完成的。这些肌肉在运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有的成为原动肌,有的成为固定肌、中和肌或对抗肌。
一)原动肌
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动力作用的肌肉称为原动肌。它们的收缩是完成动作的原动力,根据原动肌所起作用的主次,又可分为主动肌和副动肌。如伸肘关节的主动肌是肱三头肌,副动肌则为肘肌。
二)对抗肌
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肉称为对抗肌。例如,作屈肘关节(弯举)运动时,肱二头肌是原动肌,而起伸肘作用的肱三头肌则为对抗肌。
原动肌和对抗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动作的改变而变化的。
例如,在做伸肘运动(俯卧撑)时,肱三头肌又成为原动肌,而肱二头肌则成为对抗肌。如果原动肌和对抗肌同时收缩,则可使关节固定。
任何一个动作是由很多肌参加完成,
根据不同作用分为:原动肌、拮抗肌、协同肌、固定肌
原动肌
拮抗肌
原动肌
拮抗肌
三)固定肌
当肌肉收缩时,其拉力可使该肌所附着的两块骨发生相向运动。为了充分发挥原动肌对动点骨(运动骨)的作用,就需要有其他肌肉来固定原动肌的定点骨(支撑骨)。这些对支撑骨起固定作用的肌肉称固定肌。
例如,在做负重弯举(屈肘)时,就需要固定上臂,那些固定上臂的肌肉就是固定肌。
四)中和肌
如果原动肌对动点骨具有多种功能,为了有效的发挥其中的某种功能,就需要有另外的肌肉来抵消那些不必要的功能。这些用来抑制原动肌多余功能的肌肉就是中和肌。
例如:髂腰肌有使大腿屈和旋外的作用,其屈的作用可使大腿向前迈。而外旋的作用,则可产生“外八字”脚的步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就需要大腿的内旋肌(如臀中肌前部) 来抑制髂腰肌的旋外作用,此时的臀中肌前部就起着中和肌的作用。
(二)肌肉工作的分类
肌肉工作可分为动力性工作和静力性工作两大类。
一)静力性工作
静力性工作也称支持工作,这类工作可使身体各环节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如燕式平衡、马步站桩等动作。
静力性工作的特点是肌肉的拉力矩等于阻力矩。肌肉紧张但长度不变,又称肌肉的“等长收缩”。
2-4第二篇人体运动的执行体系-动作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