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来纪念碑简介
摘要:丰润区曹雪芹文化园内的小英雄雨来纪念碑是为纪念小英雄雨来而建,他是抗战时期冀东大地上少年儿童的缩影,他的事迹家喻户晓,感染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关键词:简介; 雨来; 事迹; 纪念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175-001
在丰润区曹雪芹文化园内有一座纪念碑,是为纪念一位小英雄而建,人们热爱小英雄,怀念小英雄,小英雄成长在还乡河畔,战斗在还乡河畔,他的精神化入了波光闪闪的还乡河水,融进了两岸坦荡肥沃的土地,他就是还乡河畔的抗日小英雄“雨来”。雨来是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中的主人公,是我国著名作家、诗人、画家管桦先生笔下的人物,早在四五十年前《小英雄雨来》就被选入了全国中小学语文课本,直到今天它依然是语文课本中的保留篇目,雨来的故事家喻户晓,人尽皆知,感染和教育了不止一代人。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个小村庄叫芦花村,小雨来就住在这个村子里,村子边上有一条还乡河,那是雨来和伙伴们最爱去玩耍的地方,尤其是雨来最喜欢游泳,水性也最好,一钻进水里就像条小泥鳅一样,东躲西藏,几下就找不到他的影儿了。雨来就这样无忧无虑地生活在那里,随着年龄的增长,雨来要去上学了,村里没有学校,只有简陋的夜校。在夜校里,雨来知道了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朴实的话语。秋天,鬼子开始扫荡了。那天,正好赶上雨来自己在家,他忽然听到街上有人跑,雨来想看个究竟,他刚迈出门槛,就进来一个人,他抬头一看是李大叔,随后就听到鬼子在后面追赶的声音,李大叔把屋里的缸搬开钻进了地道,小雨来用尽力气把缸移回原位,雨来刚要跑,鬼子就闯了进来,鬼子威逼利诱,用尽手段要雨来说出李大叔的下落,雨来咬紧牙关就是不肯,鬼子气得暴跳如雷,叫嚷着“拉出去,枪毙!”这时,河边响起了几声枪响,乡亲们听到枪响,以为雨来被鬼子打死了,老人们含着泪说:“有志不在年高啊!”鬼子走后,乡亲们来到河边寻找雨来的尸体,就在这时,突然,水面上露出了一个小脑袋,还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向岸上问:“鬼子走了吗?”大家高兴地叫起来:“雨来没有死!”原来,枪响以前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鬼子慌忙向河里开枪,哪知小雨来早就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这就是雨来,勇敢、机智、善良的小英雄。雨来活泼可爱的形象、机智勇敢的性格、爱憎分明的革命精神一直活生生地存留在人们脑海里,他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
1998年,遵照市委市政府充分挖掘人文资源、丰富革命历史景观的指示精神,决定在原还乡河公园内建造小英雄雨来纪念碑,并征求《小英雄雨来》作者管桦先生的意见,管桦听后兴奋不已,极力赞同,此后管桦先生亲自撰写并书丹了碑文与题词。
小英雄雨来纪念碑坐东朝西,,高2米,由黑色大理石砌筑而成。碑的底部自北向南,两侧环列着12根渐次升高的红色方形石柱,象征着小雨来12岁那如火的年华。碑的正面,雕刻着管桦先生题写的
“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十一个大字。碑的背面雕刻着管桦先生亲自撰写并书丹的碑文。
碑文内容如下:
一九三七年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全民抗日战争,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冀东还乡河两岸各村的民兵、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战争年
雨来纪念碑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