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薪酬改革关乎社会正义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高美丽卫志民《中国青年报》( 2014年09月09日 02 版)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力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的基本原则。中央整改高管年薪的决策已经远超它所具备的经济意义,政策自身所带来的政治意义也不容忽视。
“16字”定调国企高管薪酬
在8月18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逐步规范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同时提出应该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并表示国有企业负责人没有其他的“职务消费”,按照职务设置消费定额并量化到个人的做法必须坚决根除。
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力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同志“16字”方针指导下,要坚持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建立健全薪酬分配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坚持分类分级管理,建立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完善中央企业薪酬监管机制等改革方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调节行业间的薪酬差距,建立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关系。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次会议将“职务消费”明确为企业负责人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培训、业务招待、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通信等,并设置上限标准。严禁用公款支付企业负责人履行工作职责之外的、应当由个人承担的各种费用,即用于个人支出的公款全部要取缔。同时要求对中央企业逐级实施预算管理,逐级推进国有企业财务状况的公开透明。
这把规制国企薪酬的利剑顿时引起人们的热议。原因很简单,长期以来国企高管薪酬过高一直为社会所诟病。一方面因为它放大了社会的不公。国企特别是行政垄断性国企这只“稳赚不赔”的金饭碗的存在,使不同行业之间的成本与利润失去了市场这个统一标准的衡量,不仅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大,行业内部不同岗位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它有违国企公有的性质,由于国企内部收入分配的不透明化,会让人产生一种国企内部尤其是国企高管“自肥”的强烈印象。
中央整改高管年薪的决策已经远超它所具备的经济意义,政策自身所带来的政治意义也不容忽视。中石化原总经理陈同海,其职务消费一度高达每天4万元以上,以至于陈同海案发后,国企负责人的职务消费腐败被概括为“陈同海漏洞”。国企高管一顿饭几万、几十万元已不是个案,这样的“漏洞”严重损害了执政党的形象,威胁着执政党的执政基础,降低了人民对于执政党的政治信任。
国企自肥的分配乱象
国企高管年薪到底应该定多少?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一份研究报告通过对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工资制度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指出,世界各国(中国除外)由政府注资的企业高管工资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其工资标准与高级公务员基本持平,但是中的98倍,远超世界平均值5倍;中国行业工资差高达3000%,远超70%的世界平均值。
2012年
高管薪酬改革关乎社会正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