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途径与措施
作者:黄作成 来源: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小学 上传时间:2006-02-21 人气: 827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活动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组 执笔:黄作成
摘要 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由于其具有研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既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狭窄、抽象思维能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千方百计地去探索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享受到成功教育的喜悦。笔者认为,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关键有两点,一是认识问题,包括学校、教师、社会三个层面;二是实践活动途径与方法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生 综合实践 活动 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在科技高速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加速到来的今天,基础教育的内容必须来自于生动的当代生活,单纯的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难于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2]。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走进社会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资源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活动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教育的要求而适时提出的。其研究目的是:研究收集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质社会资源;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利用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及方法;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方法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特点及功能问题;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途径与方法的理论体系;挖掘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开发科学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途径、方法体系。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综合实践活动却并不是最近才开始有的。各校或早或晚、或多或少都组织学生开展过综合实践活动,只不过没有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而已。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并不神秘,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没那么难上。关键是认识问题,方法问题,认识对了,方法准了,很多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我校在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活动途径与方法研究过程中,致力于活动有效性的探讨和途径与方法科学性的论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健康成长[3],着力开发与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切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丰富学生经验,扩大知识面,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研究目标
2?1 总体目标
①、通过研究,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特点及功能问题,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途径与方法的理论体系;
②、通过研究,充分挖掘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
③、通过研究,开发科学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④、分析典型活动案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途径、方法体系。
2?2 具体目标
Ⅰ、增进学主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①、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
实施途径与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