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在阅读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领、点拨。学生是学等“对话”,展开个性化阅读。但同时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所以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极为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从新问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迅速准确地产生对旧有知识结构的联想。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
在阅读教学的顺序上,应遵循“先学后讲”的原则,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教师点拨”式学习。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适当地给予点拨。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来展开学习:
一、抓重点词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厚积而薄发”这是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说的也是积累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不但文质兼美,而且富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让学生摘抄优美的词语和精妙的句子,对于词语积累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积累课本上的词语,另一方面进行词语的联想。具体操作如下:如让学生摘抄
“无私奉献”这一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词语,由此让学生联想表现同一品质的词语“乐于助人、救死扶伤、拾金不昧、大公无私、舍己为人……”这一类词语,如果再进一步拓展,还可以积累出与以上品质相反的词语,如“假公济私、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忘恩负义、卖国求荣……”这样,学生不光认识了这一个词语,还认识了一类或几类词语。对于句子的积累也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可以分句式积累,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类别;一方面可以分修辞积累,依据不同的修辞手法划分不同的类别,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必须让学生掌握,让学生知道它们对句子表达效果所起的作用。另外,在句式的积累中,对于部分句子还可以做上批注,或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在学文的同时也进行了随文积累,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感悟文章的美,在阅读中受到美词佳句的熏陶,这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二、理解课文内容,进行练说训练
对于文章中的字词句,我们要让学生从课文语境中体会、训练、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词语的用法,把课文当成语言交际的典范,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感情,感受作者观察、思维表达的方式,领悟文章的遣词造句,在练说中由词成句,由句成段,由段成篇,以便为写作服务。在练习时,我们不光练习文中某一个词语,还可以根据积累中对词语的分类进行有目的地练说。不过练说的素材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把生活中的事情用上优美的词语链接起来,就成了一篇有意义的文章。另外在练习说话熟练时不妨提高要求,用上一些修辞手法,再用上一些名言警句,这样学生积累的词句不但得到了训练,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如学习一篇课文,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练说训练。首先,练说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选择文中一
关于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