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破坏社会主义巿场经济秩序罪练习题.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关于假币犯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万元假币出卖给张某,张某以2折的价格将假币买回,王某构成出售假币罪
,从中拿出5000 元假币用于缴纳罚款,赵某构成购买假币罪和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为证明自己的履行能力,拿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李某构成使用假币罪
,以比牌价略低的价格在黑市上兑换4300美元,构成使用假币罪
解析:,A项不构成出售假币罪。购买假币后又使用的,直接以购买假币罪定罪,并从重处罚。B项错误。C项中李某只是炫耀行为,并未使用,不构成使用假币罪。D项属于使用假币的犯罪行为。
2、下列哪一行为可以构成使用假币罪?
;
(系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
,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

解析:A。本题中,A的行为人使用假币赌博,就是将假币投入流通领域;B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成立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C的行为人拿假币来炫耀,显示其财力,并未直接使用以换取利益,并不成立使用假币罪;D答案中甲拿假币换取真币,属于销售假币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成立出售假币罪。
3、甲到银行自动取款机提款后,忘了将借记卡退出便匆忙离开。该银行工作人员乙对自动取款机进行检查时,发现了甲未退出的借记卡,便从该卡中取出5000元,并将卡中剩余的3万元转入自己的借记卡。对乙的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
;

解析:BCD。本题为分析运用型的试题,考查几种财产犯罪的界限。甲的银行卡尚在取款机中而没有退出,在一定时间内相当于将其现金放在银行的营业场所内,暂时失去占有和保管。乙虽为银行工作人员,但是对甲的借记卡并没有保管的职责或者义务,因此,不可能构成侵占罪或者职务侵占罪。另外,行为人是利用甲账户开放的情况悄悄占有其财产,与信用卡的诈骗行为方式毫无关联,因此,不属于信用卡诈骗罪。实际上,行为人只是在甲财产账户开放的情况下进入窃取财物,所以,本题中,行为人成立盗窃罪。
4、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取出部分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与饭馆,非法获利5,000元。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有害食品罪
解析:D。出于故意毁坏财物的故意,实施毁坏财物的行为的,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本题中甲不存在故意毁坏财物的故意,因此不构成该罪,A选项错误,不当选。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以放火、爆炸、决水、投放危险物质方法之外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注意:本罪的危险行为不能归纳为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决水或者被其包含。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此属于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因此甲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选项错误,不当选。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之间存在区别: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表现为生产、销售了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而投放危险物质罪则表现为在食堂、河流和水井等公共场所投放有毒有害性、放射性等危险物质;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发生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使得食品数额增加、成本降低、吸引顾客等牟利目的;此外,两罪的主体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罪只能由已满14周岁的自然人构成。但不排除二者发生竞合的情形。本题中,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该行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而甲取出部分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与饭馆,非法获利5,000元。此行为又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因此甲同时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D选项正确,当选。
5、关于货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加入其他纸张,制作成假币的,属于变造货币
,制作成较薄的、更多的金属货币的,属于变造货币
,属于使用假币
,按运输假币罪从重处罚
解析:C。《刑法》第173 条规定了变造货币罪。伪造与变造的含义不同:伪造是模仿真实的货币,即存在与所造的假币相对应的真货币,也可能是行为人自行设计制作足以使一般人误认为是货币的假币;变造则是对真正的货币

破坏社会主义巿场经济秩序罪练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53072647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18-10-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