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办公建筑部分)(征求意见稿)
◇ 1 总则
◇ 2 术语(略)

◇ 4 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
一般规定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 、通风和空调节能设计
一般规定
供暖
通风与空调
空气调节、采暖冷热源
监测与控制
◇附录 A 主要城市的气候分区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
◇附录 B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
◇附录 C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Trade-off)计算
总则
,贯彻有关政策和法规,改善办公建筑的热环境,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标准。
【说明】中国房屋建筑划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又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主要是指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则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办公楼等),商业建筑(如商场、旅馆饭店、金融建筑、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以及交通运输用房(如机场、车站建筑等)等。在建筑的标准、功能及设置全年空调采暖系统方面有多方面的共性,而且其采暖空调能耗特别高,采暖空调节能潜力也最大。
在高档公共建筑的全年能耗中,大约50%~60%消耗于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20%~30%用于照明。而在空调制冷这部分能耗中,大约40%~50%由外围护结构传热所消耗,30%~40%为处理新风所消耗,25%~30%为空气和水输配所消耗。从目前情况分析,这类建筑在围护结构、采暖空调系统,以及照明方面,有节约能源50%的潜力。
我国已经编制了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中部夏热冬冷地区和南方夏热冬暖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已先后发布实施。按照节能工作从居住建筑向公共建筑发展的部署,编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首先编制出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适应工作不断进展的需要。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办公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
【说明】对全国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办公建筑,本标准提出了节能要求,并从建筑、建筑热工以及暖通空调设计方面提出控制指标和节能措施。
办公建筑的建筑、建筑热工和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必须采取节能措施,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舒适的前提下,将建筑能耗控制在本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说明】本标准对办公建筑的建筑、建筑热工以及采暖、通风和空调设计中应该控制的、与能耗有关的指标和应采取的节能措施做出了规定。
3 室内热环境和节能设计计算参数
冬季和夏季的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集中采暖系统的室内计算温度,-1确定;
2 空调系统的室内计算参数,-2确定;
3 与建筑物出、入口相邻的区域,如大堂、过厅等的室内夏季计算温度,与空调室外计算温度的差值,不宜大于10℃。
【说明】温湿度取值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室内热环境的质量,而且与能耗的多少密切相关。在加热工况下,室内计算温度每降低1℃,能耗可减少约5%~10%;在冷却工况下,室内计算温度每提高1℃,能耗可减少约8 % ~ 10 %。为了节约能源消耗,规定了室内温湿度的取值范围。
办公建筑内人员所需的最小新风量,应满足稀释CO2 浓度的要求。稀释CO2浓度所需的最小新风量,-3的规定:
注:室内人员停留时间不超过3h时,可按人数的1/2计算所需的最小新风总量。
【说明】空调系统需要的新风,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满足室内人员的卫生要求;二是补充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前者主要是稀释CO2浓度,%以内;后者通常根据风平衡计算确定。
CO2的浓度,随室内人员多少、停留时间长短、工作性质、建筑容积等有较大变化,而且,变化有随机性。由于新风量的大小,不仅与能耗、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密切相关,而且关系到保证人体的健康。本标准给出的最小新风量,汇总了国内现行有关规范和标淮的数据,并综合考虑了众多因素,不应随意增加或减少。
出现最多人数的持续时间少于3小时的房间,人员所需新风量可以按照房间内的平均人数确定,该平均人数应不少于最多人数的一半。
通过合理节能建筑设计,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采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系统的能效比,采取增进照明设备效率等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参数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公共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