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指南【2016】
2016年1月16日,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与危重病医学学会联合发布新版《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之提供与评估指南》,该指南将在2月份《肠外肠内营养杂志》M》杂志联合发表。该指南针对多种成人危重病提供了全方位的营养推荐意见。
A
营养评估
A1--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对所有入ICU的患者,如果预期自主摄食不足时,进行营养风险的评估(例如NRS-2002,NUTRIC评分)。营养风险高的患者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中获益的可能性最大。
A2--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营养评估包括对基础疾病,胃肠道功能,反流误吸风险的评估。我们建议不要使用传统的营养指标或者替代指标,因为这些指标在重症监护中没有得到验证。
A3a-我们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以及没有其他变量影响的情况下,尽量使用间接测热法估计热量的需求。
A3b-根据专家共识,如果无法测定间接热需,我们建议使用发表的预测公式或者简单的基于体重的公式(25-30kcal/kg/天)来估计热量需求。
A4--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对蛋白的摄入量进行连续评估。
B
启动肠内营养
B1--我们推荐危重症患者如果无法保证自主摄入,于24-48h内启动肠内营养。
B2--对于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的危重症患者,相对肠外营养我们建议使用肠内营养。
B3--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对于大多数的内科危重症与外科危重症患者,尽管在启动肠内营养时,需要对胃肠道蠕动功能进行评估,但并不要求有明显的胃肠道收缩性。
B4a-对于反流误吸高风险患者或者对经胃肠内营养不耐受的患者,我们推荐营养管路尽量放置于下段胃肠道。
B4b-根据专家共识,对于大多数危重症患者,是可以接受经胃肠内营养的。
B5--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对于血流动力学受影响或者不稳定的患者,暂停肠内营养,直到患者充分复苏或者稳定。对于处于血管活性药物撤除过程中的危重症患者,启动或者再启动肠内营养需要谨慎。
C
肠内营养量
C1--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对于营养风险低,基础营养状态正常以及疾病严重程度轻(例如,NRS-2002≤3或者NUTRIC评分≤5),同时无法保证自主摄食的患者,在入住ICU7天以内不需要特殊的营养治疗。
C2--我们推荐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者急性肺损伤的患者或者预计机械通气时间在72h以上的患者,既可以通过肠内进行营养性喂养也可以进行全营养,因为两者在入院一周内对患者结局的影响是相同的。
C3--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对于营养高风险(NRS-2002>5或者NUTRIC评分≥5)或者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在监测再喂养综合征与耐受的情况下,尽早在24-48h内达到预期量。在48-72h内到需要尽量到达目标热卡以及蛋白量的80%以上,这样才能在入院一周了实现肠内营养的临床效益。
C4--我们建议应该提供足够的蛋白摄入。-(实际体重)提供,对于烧伤或者多发伤患者可能还要更高。
D
耐受性监测及肠内营养是否足够
D1--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每天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进行评估。我们建议应该避免不合理的暂停肠内营养。我们建议对于进行诊断性试验或者操作,需要进食时,尽量缩短这段时间,以限制肠梗阻的加重以及防止营养摄取量的不足。
D2a-我们建议GRV(
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