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风雨平生任逍遥.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风雨平生任逍遥
苏轼的一生是多灾多难、坎坷曲折的。作为一名政治家的他,仕途上的失意,数次被贬的经历,却并未使他消极避世、隐入山林。而是洞穿人生苦难,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富贵功名,并将自己的满腹豪情与豁达平淡融入到词作之中,形成了超脱、旷达的境界。这一词风的形成源于他对人生的彻悟,以及苏轼对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会贯通而形成特有的人生态度――入世而超世。
词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性文体,着重抒发超出“礼义”规范的人性人情,以追求审美价值为己任。清朝人王岱就曾这样说过:“诗以温厚储蓄,怨不怒,哀不伤,乐不淫为旨,词则欲其极怒、极伤、极淫而已。”到了宋代,也就是词日丽中天,繁花似锦的阶段。首先应提到的是第一个致力于填词的作家柳永,他政治上失意,又长期在酒馆歌楼中流连忘返,因而也得以吸收民间新声的优点,创制出沤鸿篇巨制的慢词。而给宋词带来根本性变化的是苏轼。
苏轼所作的340多首词之中,豪放词为数并不多,却明显占了主流。词人或是在职,或是流放在外,饱受艰辛,抒发出的感情却是激昂旷达的,是那种高旷飘逸的豪放。我们看到他的词作或是表现为挽弓射虎的激昂慷慨,或是吟啸徐行的开朗旷达,或是对月伤怀的浓郁悲凉;他的感情在词作中是恣意奔放的。他同时又将神话、寓言、笑话纳入词中,表达他对人生的感悟;他扩大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意境,摆脱了词为艳科的传统约束,确立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苏轼在词作中注入了词人自我的思想情趣和精神节操,真正做到了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与诗歌创作一样,词创作也是苏轼自由驰骋、大胆挥洒的一方天地。他在创作中摆脱约束,显示词人的艺术个性,也显示他独特的文化精神。词作的风格,也就是词人本性的流露,是他对审美理想追求,贬斥柳永浮艳之词的东坡却又独独欣赏“浙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的雅致,可见清旷、达观正是苏轼所追求词学的审美理想。
苏轼是一位以性情取胜的词家,他在词中写给自己的心灵感受,自己的人生感悟,透露出苏轼超逸旷达的风格,呈现给我们一股游于世外,景随情迁,情随心动的积极、乐观的旷达风格。苏轼在词作《荷花媚》中就写道:“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这两句就凸现了苏词中的旷达之风。
一叶舟轻,双桨惊鸿。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行香子?过七里滩》)
这是苏轼所作的一首山水词。它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流动、变化的画面,自在轻柔,给我们一种清新的大自然气息。作者用他那旷达的胸怀装下了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舟一鸿,容山水在胸。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在写景时,远写与近写,动写与静写交融在一起,将刹那间的感受织入永久的文字之中。因而我们所说的旷达并不是超脱现实,不食人间烟火,或是写想象、幻想中的境界。我们看到词人是以写现实生活中的景物、画境为主,并都赋予了笔下的景、境一种超常的美。那么词人又处于何地呢?他则通过对自然山水的审美,将自己的心灵升华到旷达、清静的境界,也使他的词作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味道。还有他的山水
词《临江仙?风水洞作》《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也都是有意无意地将人生升华到超逸的审美的境界。
苏轼词作表现出的旷达的词风,远不止这些山水词,像咏怀词《阳关曲?中秋作》等,赠答词《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等,这些都是超出常境,表达了词

风雨平生任逍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