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的父亲邓小平》读后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的父亲邓小平》读后感

在毛概课上,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一代伟人邓小平经历以及他提出的改革开放对我们的影响。老师的讲述使我对邓小平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我想知道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一生才能铸就这样一个伟人。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书中讲到了邓小平在文革时期的一些事。包括他的政治生涯,他的家庭生活。讲述了邓小平在文革十年中的经历,在中南海被软禁三年,大儿子被逼得跳楼,高位截瘫终身残疾,他作为一个70岁的老人每天还要为儿子翻身,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文革时在江西剩饭也得吃,说来他对毛泽东也是有刻骨的仇恨的,但他却能写信给毛泽东表示对毛的衷情拥护并希望能有机会出来工作报效他,还保证永不翻案。而当毛泽东放虎归山之后他又系统的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为毛泽东所不容又一次被打倒。这些皆是人所共知的事。然而,试想这世间有几个人能够在承受那一次次重创后,并从新站起来继续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事业,同时还要微笑着面对那个正是给自己带来无穷几乎是毁灭性灾难的人。这正是显示出了邓小平的伟人风范
同时在《我的父亲邓小平》里面也记载了一位女儿对“文革”时期父亲客观的看法及评价,让我看到了一个除了以前我们认为可亲可爱的老人之外一个对文革期间做出了不可磨灭功绩的人,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那些惨痛的经历。没有邓小平在文革期间的的摸索,我们真的无法想象。他在被批判期间说过一句话让我深深的记住了,他说“我的最大的希望就是留在党内,做一个普通的党员。”在文革初始,在一次会议上被要求做检查,说他代表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批评,面对报刊的点名,面对对他的种种打击,污蔑,甚至造谣中伤。邓小平沉默,但是有谁知道他内心有多挣扎,也许作为一个革命者,他早就练就无畏无惧,也许因为在他六十多年的历程中,早已有过不同寻常的坎坷磨砺,所以面对非常局面,面对不公平的待遇,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他虽不可能无思无虑,却仍以沉默待之。邓蓉当时还是一个10多岁的孩子,面对始料不及的抄家,父母被隔离,兄弟姐妹被关禁闭,他们不理解,他们愤怒,但是他们从他们的父亲身上或多或少得到一点冷静的力量。邓蓉说虽然父亲从来坚强,从来遇险不惊,从来不喜怒于色。但是,与朝夕相处的孩子们分别,或许从此再也不能相见。对于他来说这是最大的伤害,政治上的遭遇再险恶也打不到他,但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是他最难接受的。中南海被软禁三年,大儿子被逼得跳楼,高位截瘫终身残疾,在狂风巨浪的冲击下,全家人紧紧依靠在一起。用信任和和亲情相互安慰和支持,以获得心灵上的镇定。但这仅仅是第一次被打倒,更大的苦难还在后面。邓小平同志第二次被打倒又再复出是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他是非常被动地被卷入这场运动的,没有思想准备。面对造反派的诬蔑、不实之词和批斗,他不可能心情平静。但面对这样的险境和逆境,他从容镇定,坚韧地等待时机。他没有放弃,他相信有一天他会回到党为党工作。正是这样的信念让他坚持下去,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我的父亲邓小平》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