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走在复兴之路上:
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1949
1978
2050
梦的起航
梦的跨越
梦的实现
1911
梦的
初显
中华民族百年追梦历程
杰出代表:
1949年8月至1955年11月,以李四光、钱学森、华罗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识分子纷纷回国,投身新中国的建设。
镜头1: 为了“有尊严的生活”
追梦之旅第一站:感受新中国的召唤
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阅读教材P60并思考下列问题:
假设你是当时的钱学森,一边是较高的社会地位,优越的物质生活以及美国人民的盛情挽留,一边是百废待兴的中国以及中国人民的殷切期盼,你的选择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追梦之旅第一站:感受新中国的召唤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中国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的创建者之一。东北地质学院(现为吉林大学地学部)的首任院长。
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并获博士学位。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等职。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和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感受民族的脊梁
华罗庚(—),汉族,籍贯江苏金坛,祖籍江苏省丹阳。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感受民族的脊梁
1950年春,携夫人、孩子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 1985年6月12日下午4时,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数学界作主题为《理论数学及其应用》的演讲,由于突发急性心肌梗塞,于当日晚上10时9分逝世。华罗庚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
他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感受民族的脊梁
议一议
因为这些科学家都有着一颗火热的爱国心,他们目睹了旧中国的黑暗、腐朽与人民生活的苦痛,深切感受到国家的落后是民族悲剧的源泉。新中国的成立增添了他们报效祖国的勇气和决心。为了让自己的国家早日强大起来,他们毅然决定回到自己的国家。
说一说:
因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祖国才是生养他们的家,是他们的根系所在;
科技才能强国,用所学科学技术把新中国建设好;
······
爱国主义精神

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ijiazhuang1
  • 文件大小3.24 MB
  • 时间20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