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级我做主
教育家杜威有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大部分是在学校中度过的,班级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单位,每个学生都是组成班级的一分子,他们每天在班级里学习、生活、成长,他们在班级中是否快乐,与我们每一位班主任有着必然的关联。面对着一个个有血有肉,活蹦乱跳、天真烂漫的孩子,我常常紧张着、思索着:到底应该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班级?我不断地学习着,积极地探索着,也慢慢地尝试着。
一、为孩子营造文化的氛围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人在一种自我、自主的激励中,不断地发现并努力获取自己所需求的知识与技能。为此,我十分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尽可能使班级散发出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生动性、活泼性、趣味性、知识性在我的班级环境布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走进我们的教室,只要环顾一下四周,你会有不同的发现。黑板报、学习园地、书画墙……每一个都是展示孩子们才能的舞台。瞧,馋嘴的狐狸想吃智慧树上的智慧果,茂密而又神秘的大森林、调皮而可爱的铅笔娃娃都走进了教室。名言警句成了美味可口的智慧果,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到了森林,变成了动听的音乐……看,学习园地中那一篇篇精彩绝伦的作文,读着读着,你一定会觉得心情舒畅,那其中蕴藏着孩子们无穷的想象力。
班级里有一处可供随时借阅精彩图书的角落,就像为孩子们打开的一扇“知识之窗”,孩子们时常沉浸于其中,有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尽情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为使孩子们信手就能读到好书,我积极发动他们将家中的藏书有选择性地带到班级里来。营造书香文化班级,关键还在于要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在他们的生活中变得像吃饭、睡觉一样习以为常。为了让班级里每一个孩子都热爱读书,达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程度,开学没多久,我班就制定了“人间至味是书香”的班级读书口号,还有相应的读书公约:“早上多读书,中午多看书,课间多捧书,平时多啃书。”浅显易懂的读书条约有助于孩子们读书习惯的养成。
二、为孩子示范习惯的养成
好习惯受用一生,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的基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课堂纪律、卫生习惯、劳动常规以及排队常规等,这些事看起来是小,但要做起来真的挺难。于是,我利用晨会课,让全班参与讨论,明确小学生应做到哪些,不能做哪些。
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我也不忘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孩子们。比如不迟到。为了让孩子们按时到校,准时地进行早读,开学初我就与孩子们有了一个“约定”,每天早上我7点30分到校,孩子们7点50分之前必须到校,打扫的孩子要相应提前5分钟到,大家来个竞赛,看看谁最准时。于是,每天早上,在我的等候下,孩子们一个个都准时来到了学校。一个学期下来,全班极少出现迟到的现象。在卫生习惯方面,我坚持
“见纸弯腰”的习惯,看到满地的碎纸,我不是批评他们,而是弯下腰一张一张地把纸拣起来,孩子们看到我这样,很快也会弯下腰和我一起拣纸,这种做法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现在的孩子动手能力都很差,加之父母的宠爱,每天打扫卫生对他们来说是件难事。每次值日,我不是在旁做细心的指导,适时给予鼓励,就是手拿扫帚和他们一起打扫,告诉他们要注意角落的清扫,并且要将过道反复扫两次,这样才能确保教室的干净。由于教室的整洁是孩子们劳动的成果,很多孩子
我的班级我做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