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预习导引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掌握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分析改革的特点。
(1)主持者:________。
(2)重点:建立各种新的______。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①背景: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②措施: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________。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
③影响:吏治有所好转。
知识点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冯太后
制度
俸禄制
(2)推行________。
①前提:__________长期战乱,______控制着大量无主荒地。
②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__________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______。
③作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土地,推动了北方地区__________的恢复和发展。
均田制
中原地区
政府
国家控制
买卖
社会经济
(3)设立三长制。
①目的:配合________的推行,强化对______的控制。
②职责:检查______,征收______,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________。
③作用:使国家从______到______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
①原因:配合________的推行。
②内容:一对______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______。
③作用:农民成为国家的__________,减轻了农民负担,国家的租调收入大为增加。
均田制
地方
户口
租赋
均田制
中央
基层
均田制
夫妇
租调
编户齐民
[图解历史] 经济变革与政治变革的关系
(1)政治上: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都城______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保守势力强大,改革势必受阻。
(2)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给困难。
(3)军事上:与强敌______相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
(4)地理位置上: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接受______先进的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孝文帝以“______”为名,巧设计谋迫使贵族大臣接受了迁都的决定。
知识点二设巧计迁都洛阳
平城
柔然
汉族
南伐
[教材互补] 孝文帝迁都的作用
(1)孝文帝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岳麓版)
(2)迁都洛阳为孝文帝推行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人民版)
: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促进鲜卑族贵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1)易服装:__________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话:以汉语为“正音”,官员上朝时改说汉话。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将鲜卑人原有姓氏改为______,按__________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4)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______通婚,以巩固统治。
(5)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______为原籍。
知识点三移风易俗
典章制度
生活方式
鲜卑贵族
汉姓
门第高低
汉人
洛阳
(1)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了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
(2)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2017 2018学年高中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件新人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