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岳麓版)
一、考纲与课标
考纲: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课标: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二、复习方法
,二是掌握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发展的基本线索,三是用辩证的方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过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近代前夜农耕文明的发展和抑商、海禁政策的影响。
三、知识要点
一、精耕细作的中国古代农业
(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水利设施的完善
时间
生产工具
水利设施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石器、耒耜为主
大禹治水
商周
金石并用,耒耜仍是主要工具
春秋战国
铁农具、牛耕出现
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西汉
犁壁、牛耕推广
漕渠、白渠、坎儿井
东汉
汉明帝时王景治黄
曹魏
翻车(灌溉用)

曲辕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筒车(利用水力灌溉)
(二)、我国古代的农业耕作方式
1、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
2、春秋时期: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1)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
(2)特征:拥有部分土地、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3)评价:
①积极:A勉强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B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②消极:A不利于扩大再生产,妨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B非常脆弱,极易导致是自耕农破产。
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
2、奴隶社会:井田制
(1)含义: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有“公田”“私田”之分。“公田”为贵族占有,“私田”劳动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2)瓦解:
①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②过程: A 春秋时期公田抛荒,私田逐渐私有。B 税制改革(如鲁国“初税亩”),使土地私有合法化。C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井田,土地私有制确立。
3、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1)主要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
(2)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①根源: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②危害: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③政府对土地兼并的政策:A 北魏、隋唐的均田制。B 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C 明清买卖土地,广占田地日益普遍。
习题训练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D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