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专业
蒙古文献及蒙古古代文学研究方向博士生
培养方案
专业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始建于50年代初,专业领域涉及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5大语系100多种语言、30多种文字,以及56个民族文学、文献,具有多民族、多语种和综合比较的学科优势,是国内外规模最大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教学研究中心。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资格,1995年被确立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2002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中央民族大学优势、特色学科,名师云集、人才辈出。现有硕士生导师41 名,博士生导师7名,其中教授25名、副教授21名,大部分研究生导师具有博士学位。已毕业硕士生293名、在读硕士生87名, 毕业博士生70名、在读博士生75名。博士生导师有耿世民、胡振华、梁庭望、李岩、曾思奇、贺希格、文日焕、李锦芳、那木吉拉等教授。
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招收蒙古文文献及蒙古古代文学、蒙古族及北方民族民间文学两个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现已毕业的博士生有10人,在读博士生有12人;蒙古文献及蒙古古代文学方向是一个新开创的研究方向,于2002年开始招收博士生,已培养出了2名博士毕业生,现有10名在读博士生。目前在同专业中培养蒙古文献及蒙古古代文学研究方向博士点独此一家。该研究方向具有教学挖掘潜力,这方面人才的社会需求也与日俱增。本研究方向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高尖端的教学科研专门人才。
一、培养目标
1.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我国蒙古族地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事业服务,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的蒙古语言文学创新人才。
2. 刻苦钻研业务,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风,熟悉并掌握坚实宽广的人文科学、阿尔泰学和蒙古学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蒙古语言文学专门知识,掌握一至两门外语和一门相关民族语文,有能力独立从事学术研究、教学工作和相关行政管理工作,并能够取得创造性成绩。
、善于沟通、善于创造和谐氛围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根据博士生导师所长期讲授核心课程、研究成果和研究积累的学科特色,设定蒙古文文献及蒙古古代文学为研究方向。
三、培养方法
1. 博士生的培养,以学术研究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独立的和创造性的研究能力,注重学生个人潜质的培养和发挥,提倡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和国际化趋向。与硕士生培养相比,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更要重视自学和学术研究。
以导师指导为主,同时与相关专业教师合作培养相结合;博士生以学术研究为主,同时与系统理论学习相结合;以自学为主,同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要求博士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研讨会、课题研究、课堂讨论会和社会实践。
2. 为贯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博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制定个人培养方案。博士生在满足本培养方案要求的同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可对课程选择、学年论文、学位论文选题及专业调查等制定个人培养方案。
个人培养方案完成与否,是审定博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专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