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0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ppt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内容提要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计算机的特点、应用与分类
信息技术
进位计数制
计算机的产生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要求宾州大学莫奇来(Mauchly)博士和他的学生爱克特(Eckert) 设计以真空管取代继电器的“电子化”电脑——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即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算器,目的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
ENIAC
ENIAC共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重达30吨,占地面积170平方米、耗电200KW电力、。它的计算速度在当时已是非常快,每秒可从事5000次的加法运算。
ENIAC
当年的“埃尼阿克”和现在的计算机相比,还不如一些高级袖珍计算器,但它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使得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ENIAC不具备现代计算机的“存储程序”的特点,也不是将所有程序都装入内存中。同时,它内部采用的也不是二进制编码。
1946年6月,“存储程序”式计算机EDVAC(埃德瓦克),。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计算机由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程序和数据均存放在存储器中,并能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所有的数据和程序均用二进制的0、1代码表示。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按所用的逻辑部件将计算机划分为四代
第一代(1946年1958年):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延迟线或磁鼓,辅助存储器采用磁带机,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方面。代表机: EDVAC 。
第二代(1959年1964年):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主存贮器由磁芯组成,辅助存储器采用磁盘,适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代表机:IBM-7094,CDC1604。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第三代(1965年1970年):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采用磁盘,适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代表机:IBM-360,PDP-8。
第四代(1971年今):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主存贮器采用半导体存贮器,辅助存储器采用磁盘,适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代表机:IBM-PC机系列。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朝两极方向发展。
多媒体计算机是当前开发和研究的热点。
智能化是未来计算机发展的总趋势。
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的网络技术是今后计算机应用的主流。

0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9-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