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书籍《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是试图以脑内的生理事件来解释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又称生物心理学、心理生物学或行为神经科学。与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心理药物学/行为药物学、神经病学、神经心理学、内分泌学以及行为遗传学等有密切的联系。生理心理学研究脑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分析这些部分如何参与脑的整体工作。
1、定义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它试图以脑内的生理事件来解释心理现象,又称生物心理学、心理生物学或行为神经科学。
首先提出生理心理学这一学科名称的应属《生理心理学纲要》的作者、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此书是第一本生理心理学专着,可以说是作者设想的一门新的科学领域的梗概。意在说明心理学可以用客观的、生理学的方法加以研究。不过从神经生理和脑功能方面探讨心理现象和行为的实验工作却早已由神经学家和生理学家开始了。
2、研究内容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它除用人为研究对象外还用各种实验动物为对象,研究心理行为活动的生理学机制。随着心理科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和新技术的发展,生理心理学超越了传统生理心理学的视野和方法,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自身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科学家们延伸了这个领域,给这个领域起了很多名称,如生物心理学(Biopsychology),行为神经科学(BehavioralNeuroscience),行为脑科学(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s)等,这些名称也都反映出揭示行为的脑机制的基本目标。这一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将行为水平的研究方法渗透到神经生物学微观领域,同时将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渗透到心理学领域。从多学科、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心理行为现象展开研究。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各类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自杀、社会适应障碍、行为问题)和心身疾病(如冠心病、癌症)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已成为21世纪中国最令人关注的心理卫生课题。我国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也正密切地关注心身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与此相配合,该专辑收录了19篇文章,内容涉及应激、精神疾病、抑郁、成瘾、认知神经科学、和学忆等多学交叉性研究,从不同侧面概述了国内外生理心理学研究进展。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和生物基础的科学。它和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内分泌学、神经学、精神病学、遗传学、动物学以及哲学等都有密切关系。
行为的动机和情绪,睡眠和觉醒,学忆,语言和思考的心理过程,感觉和知觉过程,以及心理障碍等问题的生理机制。
3、研究过程
早期研究
法国的神经学家弗卢朗早在1824年即开始用切除部分脑区的方法来研究脑的各部分结构与心理能力的关系,提出的结论是:脑是由多个器官合成的,各器官的功能有所区别,丘脑是产生意识的核心器官,大脑是智力器官,小脑是协调运动的器官,延脑是维持生命的器官。而丘脑和大脑的性质是统一的,共同构成多个功能系统。知觉、意志和一切智力都在此两个器官中,而且彼此是不可分的。
德国的医生和生理学家希齐希和弗里奇,1870年首次发表了用电流刺激狗的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所获得的结果,发现刺激大脑皮层额叶的某些部位时可产生个别的肢体运动,这是大脑皮层功能定位说的最初实验根据。1876年费里尔将电刺激法应用于胡狼、猫、豚鼠、鸽、鱼
心理书籍《生理心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