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实词包
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
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二、实词
(一)名词
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2、种类:
○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
○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
○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
○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
○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
○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
3、名词的语法特征: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
○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
○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
○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
○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
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
○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
○2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
化、消失)
○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
活动动词)
○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
愿动词同)
○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
来(趋向动词)
○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
3、动词的语法特征:
○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
○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
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动词可以重叠使用。一般表示时间短暂或试一试的意思,如“看看、走走,
研究研究”等。
* 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趋向动词可单用,一般多用在其他动词的
后边。
(三)形容词
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2、种类:
○1表示形状的: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
○2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
○3表示状态的: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
○4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油
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如:“太阳
红、红太阳”
○2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3形容词的前边一般可以加“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等表示程度
的词。如“很大、最明白、多么慌”等
○4形容词也可以重叠,有加重语义的作用,可以把事物的性质、状态描绘得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