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池塘养鱼综合养殖技术讲座提纲草稿.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池塘养鱼综合养殖技术讲座提纲
1、什么叫“八字”精养法?
“水、种、饵、密、混、轮、防、管”这八个字,是池塘养鱼综
合养殖技术必不可少的八个方面的概括, 通常称“八字”精养法。水、
种、饵是养鱼生产最根本的物质基础, 后五个字则是高效率地组织生
产的技术措施,这八个字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体。
2、什么样的水体为好?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还有一句行话:养鱼先养水,可见水对养
鱼的重要性。但是多大多深的池塘为好?一般认为,池塘面积一般
10-20 亩为宜,过少不但浪费土地面积,而且提高管理成本;但过大
也不利于设置渔业生产设施和控制水质及鱼病的防治, 特别是爆发死
亡率高的鱼病或缺氧泛塘, 损失相对严重。 池塘蓄水多深为宜?一般
池塘蓄水在 - 米深最好。因为一定范围内池塘的载鱼量与水体
的容积成正比,过浅水体容积变小,载鱼量受到限制,不利于提高鱼
的产量,又因为, 水体的溶氧靠水体的微生物的光合作用形成,没有
阳光的微生物同样难以生存,水体超  米,光线照射不到,没有或
很少的微生物和溶氧, 对鱼体的生长没有价值, 被称为死水或无用水。
3、池塘养鱼应保持怎样的水质?
水产养殖在最大程度上就是养水。在当前放养密度较高的情况
下,水质管理技术是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给养
殖鱼类提供较好的环境,池塘水体需要保持“肥、活、嫩、爽” 。肥:
表示水中浮游生物最多,有机物与营养盐类丰富。活:表示水色经常
1
变化,水色有月变化和日变化, 月变化是因水体中的肥力水平引起的,
日变化是因为阳光水平引起的。嫩:浮游生物交替快。爽:表示透明
度适中,水中溶氧条件好。 水质的好坏也可以通过理化指标表示,好
的水理化指标为:①水温: 18-26℃;② PH:- PH 值<  或
>  会引起鱼的死亡;③溶解氧: 5-8 ㎎ /L ;④分子氨: -
㎎ /L ,>  ㎎/L 时轻度中毒,>  ㎎ /L 中毒发病,大量死亡;⑤
亚硝酸铵 (NO 2-N ) < ㎎ /L ,> - ㎎/L 鱼类摄食降低,呼吸困
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  ㎎/L 时,会导致鱼类某些器官功能
衰竭,严重时导致死亡, 分子氨和亚硝酸铵来源底层的饲料和鱼的排
泄物;⑥硫化氢:<  ㎎ /L ,有些鱼类<  ㎎/L 。
4、怎样鉴别水质?
鉴别方法一般可分为人眼鉴别法和仪器鉴别法。 人眼鉴别法, 通
常称为四看:一看水色。 绿色和褐色。 水、黑水、锈水是不良水质;
二看水色的变化。 日变化: 上午清,下午浊。 十天半月水色变化一次;
三看“水华”。肥水形成带状或云块状的水华,表示浮游生物丰富;
四看 油膜。一般肥水 的油膜多, 变化。 仪器鉴别法:用仪
器检测上述的指标, 一般有多项的 。试纸,与比色卡比较。
5、池塘水质的控制原则和方法
水质控制原则是, 通过有效的方法,提高水质管理水平,保持池
塘的适当肥力和溶氧水平, 有效生物 多,有重物质增加养殖产量
和经济效益, 改善水产品品质,增强水产品市场竞争力,将会起到有
力的促进作用,水质控制方法有如下几种:
2
①、合理施肥培养水质,

池塘养鱼综合养殖技术讲座提纲草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xiangzhid56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