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指导七年制临床医学生进行生物医学工程科研训练的实践.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指导七年制临床医学生进行生物医学工程科研训练的实践
李霞薄雪峰全海英耿新玲陶蔷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仪器学系 100069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临床七年制医学生在基础阶段进行科研训练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指导医学生接触和参与到生物医学工程的实际研究工作中,弥补医学生因为理工科知识实践的欠缺造成的不足,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七年制科研训练生物医学工程
临床医学七年制是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模式之一,为七年本硕连读制度。其培养模式为“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力求通过临床七年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临床工作能力和水平达到七年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能力考核标准,同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成为具有硕士水平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在校期间,实行两段导师制。即在基础医学阶段由校本部老师担任导师,进行基本的科研能力训练;在临床实习期间,由临床专业硕士导师指导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基础阶段科研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初步科研能力,为临床阶段科研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国内许多医科院校都很注重培养七年制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兄弟院校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1-3]。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教师,以下谈谈自己在指导七年制临床医学生基础阶段科研训练中的体会和思考。
一、基础阶段科研能力训练的必要性
在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等西方国家,学生进入医学院学习之前,通常需要先获得理工科的本科或大专学历[5,6]。理工科背景使得学生有良好的数学、电子等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为临床医学知识学习、临床实际操作和相关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国内的医学教育一直采用招收合格的高中生直接进入医科大学进行系统的培养和训练,虽然教育模式和方法有了很大发展和提高,在时间和力度上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
我国的七年制医学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较高临床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医学人才,推动医学科研工作的发展。现有的培养模式是公共基础教育1年,医学基础及专业教育3年,临床训练3年。在公共基础教育和医学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指定导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从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与医学相关的科研工作,通过系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基本素质的训练,可以使一个从未接触过科学研究的医学生能具有初步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弥补现有七年制医学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科研和思维创新方面的不足,对于医学生进入医学专业课程学习尤其是圆满完成临床训练阶段的培养非常重要。
二、七年制医学生参与到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的重要性
与五年制学生相比,七年制学生具有更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特别是公共基础教育阶段所学的理工科知识,使得他们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开放的科研思维,如果导师结合实际给予恰当指导,学生可能产生新的思想,探索新的方法,逐渐培养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笔者从事的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它将医学和工程学结合起来,利用电子学、计算机、物理学、光学、化学、力学等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医学中存在的诊断、治疗等问题,如各类医疗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各种医学信号和图像的分析和特征提取、生物材料的研究和制造等。这一学科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和临床医生的

指导七年制临床医学生进行生物医学工程科研训练的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085662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