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学习
【摘要】什么是自主学习,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是我们实施自主学习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明确自主学习的概念、目标及作用。其次要明确自主学习的几个步骤,如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加强自主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充分利用课后资源等。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指导;合作技能;课后资源
什么是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达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就成了现在教育下势在必行的一个严峻课题。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呢?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当一个学生对学习没了兴趣,那他又怎么会自主地去学习呢?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预习培养兴趣。
在课前预习时学生会遇到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这属于正常现象,教师不可急于求成,要相机引导,学生可以在不懂的地方标注记号或通过学习小组交流获得收获。当老师在课堂讲解这方面的内容时,就会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没有多媒体,没有更多的教学设施。一支粉笔,一本书,同样让我的学生引起兴趣。
在教学中,常常一句幽默风趣的话语,一个恰到好处的小故事,一个极具亲和力的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还有极为简单的简笔画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指着天上比划白云,张开双臂模仿老鹰等动作和亲切形象的话语使学生皆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借以达到教学高效之目的。
设计坡度提高自信。
在教学中设计适当的梯度,让学生明白其实自主学习并不难,它并不仅仅是优秀学生的专利,不同程度的学生经过努力同样能够达成学习目标,再加上老师的适当鼓励,学生就会愿意去学习,肯于去钻研。
2.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曾有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当你能同学生打成一片的时候, 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这样学生因为亲其师信其道,才会乐于主动学习。
3. 加强自主学习的指导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的薄弱环节
浅谈自主学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