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的美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小组合作,赏析不同角度的山川之美,并能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再现课文景象。3、 背诵全文,并积累优美的写景词句。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文体知识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札记”,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也可以写私人化的感情和事件,也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勉励后学,写景等。我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始于书信,和其他文体一样,也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
走近作者--陶弘景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陶隐居。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学家。他曾担任诸王的侍伴读,因看透了浑浊的人世,遂隐居山林,遍游名山。
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但是,国家每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故时人谓之“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
/
/
/
/
/
/
/
/
/
/
/
/
/
/
/
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实是欲界之仙都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各种色彩交相辉映)
(季节)
(消散)
(颓,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人间的仙境)
(复,再;与,参与,指欣赏)
课文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美景赏析体味情感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短文中的山川之美,各具姿态,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之美,你看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抬头仰望,我们看到了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低头俯视,我们看到了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这是山水相映之美。
答谢中书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