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思考
贺秀英
(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陕西西安 710054)
【摘要】由于高校教学科研的专业化决定了图书馆服务学科化的特点。因此,建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保障体系,要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实现由文献提供向学科知识服务转移的创新型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服务品质,促进高校科研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图书馆;学科建设;学科化服务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增强核心竞争力, 凸显办学特色, 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的工作。一流的学科必须要有一流的学术队伍和一流的公共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信息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传统的信息咨询服务面临新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为教学科研提供主动的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提供学科化服务正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学科化服务的概念与内容
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面向某一特定学科,以学科馆员为核心,通过学科信息存取和学科情报分析来满足用户在学科活动中的信息需求,并帮助用户提升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的一种专业化服务。
学科化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学科馆员运用图书情报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对口专业的基础知识,利用馆藏文献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等,为科研教学人员提供专业信息服务。一方面,学科馆员研究和总结用户所从事学科专业的发展情况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情况,及时调整采藏策略,完善馆藏体系,使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更趋专业化、科学化和合理化。另一方面,根据学校科研教学的发展,学科馆员主动为用户提供其学科或相关学科的信息咨询和决策服务。
二、学科化服务的主要特点
1、信息服务个性化
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为“点对面”的发散型服务,以本单位馆藏文献为中心进行整理加工面向广大用户提供检索、咨询服务。新时期网络信息服务工作是“面对点”的整合型服务,以个体用户的需求为前提,着重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于开发利用,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2、工作人员知识化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工作要求信息工作者具有信息意识和创新精神,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获取信息的综合能力,不只是信息加工、整理、传播者,更是网络导航员,不仅要懂得专业知识,还要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技术,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3、服务职能多元化
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不再仅是一个拥有文献的为读者服务的机构,而是一个拥有丰富信息资源的检索机构,已从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借阅场所”变成现代意义上的“文献信息中心”,读者已不把图书馆看作藏书楼,而是把图书馆视为快捷准确查取所需文献的中继站。现代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已从为读者提供文献资料,变为满足读者的各种信息需要。
4、服务内容全面化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普及与应用,极大地拓宽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范围,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服务内容除了指导和帮助读者使用图书馆、获得馆藏文献信息外,主要是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网络搜索引擎、电子版工具书等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经过综合处理的二、三次文献信息产品,更加全面、系统地回答读者提出的事实性咨询问题和专题性咨询问题。
5、服务手段现代化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加快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的步伐,投人大量的资金,购置了计算
对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