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王端祥
【摘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和重点,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着重从高职院校自身的角度,特别是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为例,来探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参与和受益面。通过工学结合,可以让学生们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了解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它是一种课堂教学同企业实践、顶岗工作分段或有序交替、学用相长的课程类型、结构与制度。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发达地区的经济出现了全面衰退的趋势,我国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高职教育是一个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与劳动力就业市场有着更为紧密的相关性。因此,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停产、减员,劳动力市场需求下降等现象,高职院校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高职院校必须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新的调整,提出自己的应对之策,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以及学校的发展。
当前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过程中面临的四个突出问题:一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如何进一步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二是教学实验实训如何进一步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三是教师教学能力如何进一步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四是教学管理制度如何进一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特点的要求。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此做出了探索性思考。
一、办学理念的更新,构建学校“以他方为中心”的办学行为
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由此可看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与企业紧密联系的,是一个由学校、企业和社会三者共同构成的开放性的教学系统。要推进工学结合模式,思想必须先行。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办学理念必须更新,应该树立全面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的意识,构建“以他方为中心”的办学行为,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
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定位。
二、积极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适应“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于职业院校的教学体系实现全面的开放化,企业和社会的融入要求职业院校必须构建一套新的制度体系,从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085662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