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病案导入式教学法的新型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模式
许雪青,王燕,王艳艳,宋敏,徐小峰,白云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摘要] 病案导入式教学法(Case-basedinstruction,CBI)是提高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分析了其特点,尝试了在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中构建病案导入式教学法,认为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分析解决问题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能够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关键词] 病案教学法;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医学领域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经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新知识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医学教育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出精通专业、具有创新精神、开拓能力的跨世纪医学人才。因此,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意义深远。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临床相结合的一门边沿学科,是遗传学理论知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同时,医学遗传学与各门基础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课程密切相关。内容涉及面不仅很广而且非常丰富,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而枯燥难懂的遗传学理论基础知识一直是影响学生对医学遗传学学习的兴趣与效果的主要因素。如何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内容更形象具体,深奥的理论更浅显易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热爱,培养学生正确的应用遗传学理论分析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医学遗传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学生在课堂上
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对比了PBL和病案导入式(Case-based instruction, CBI)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在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中尝试了病案导入式教学法,我们认为CBI作为一种和PBL类似的同样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思维的教学方式,具有系统性强,效率高,效果好,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可以作为PBL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值得我们关注。
目前,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中,学生长期接受“填鸭式”教育,对传统教育模式形成一定依赖性。缺乏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如何改变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是目前医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1983年,Schmidt详细论证了PBL教学方法的优点,倡议在医学教育中使用PBL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1]。目前PBL已经在很多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多成功。而病案导入式(Case-based instruction, CBI)则是基于PBL,但和PBL有所不同的教学方法。概略而言,CBI和PBL一样都强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但CBI是一种在老师和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的进行的调查学习过程(guided inquiry),而PBL则是一种以问题为出发,几乎毫不限制的促进学生开放性思维的教学过程(open inquiry)。在2007年Srinivasan等
构建病案导入式教学法的新型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模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