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汉字文化1——汉字与中国食器文化.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汉字与中国食器文化
2011级对外汉语2班 11260205 艾静
【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语最终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记载和蕴涵着古人的造字方法及造字心理。今人可以根据保留下来的汉字来推理和探知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本文将从饮食器具来探究汉字与中国饮食文化的关系。
【关键字】汉字饮食器具中国文化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其特色文字——汉字,同他的母体一样拥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各族人民在在一百多万年的生活和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集合体。饮食器具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对反应饮食文化的表话语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汉字的独特属性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人的“第二语言”,这是由汉字的独特的属性所决定的。相较于其他的文字,汉字有如下一些属于它自身所特有的属性:
汉字的具象性,具有可视可读性。汉字的具象性让人能够一目了然的明白它所蕴含的意味。如人、山、大、口、木等,人们在认读的时候,每个字的形体差异,引人注目,我们很容易从符号中获取信息。
汉字的造字富有哲理性。汉字的哲理与古人的思维方式相吻合,表现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例如二人为“从”,三人为“众”;双木为“林”,三木为“森”等。
汉字的构型富有艺术性。汉字的艺术性有一下的几个方面。首先,有些字的本身就像是是一副画。如甲骨文中的“龙”字,像身长嘴大头有冠的爬虫,是象形字。其次,汉字本身的结构既有长度又有宽度,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方块字,无论是横写书写都有美观性。最后,汉字造字时讲究理据,运用的时候字字独立。给我们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汉字的结构和分类具有系统性。从纵向来看汉字是由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逐步的发展变化而来的,整个演变的过程是一脉相承的。从横向看是由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四种造字和两种用字方法所组成的,是一种具有系统性的文字。
人类对文字的形式做二员区分。一端是表音文字,一端是表意文字。从表面上看着两种文字都可以忠实的记录语言。克服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是语言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下流传下来。但是表音文字仅仅是把词中的一连串声音摹写下来,像汉字这样的表意文字,却以意向结构直接体现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融为一体,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和阐释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汉字中的饮食器具文化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先。”悠悠万事,唯食为大。而食物器皿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不可获取的一部分。也与汉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相关汉字的分析,我们能够从中探讨出中国文化的内在本质。下面我就来简要的分析一下的一些饮食器具汉字:
鼎:鼎是煮肉和盛肉的。鼎以圆腹三足的为多。鼎足而立。
鬲:鬲是三脚中空的煮水器,可容较多的水,又较易煮沸。鬲型式有雙耳、单耳和无耳等。最早的鬲是无耳的。鼎用于比较正式、隆重的场合,鬲则是生活常用的器皿。
镬:是专门煮肉的。镬也是大腹,圆形,但没有足。(蔺相如)说:“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也,臣请就鼎镬。”
甑(zèng):甑是蒸饭的工具,类似今天的笼屉。甑更常跟釜配套使用。《世说新语•夙惠》: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议论。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箄,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

汉字文化1——汉字与中国食器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