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文
我的家乡安庆位于安徽西南部,面朝长江,背靠大别山,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宜城”的自然环境不仅孕育了安庆深厚悠久的历史,也使它曾长期是安徽省府所在地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就是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沿着安庆市现在最繁华的人民路向东走,,我们只好通过史料来还原那段历史,重温那段在祖国风雨飘摇的大背景下的振奋人心的历史.
十九世纪后半期,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窘境,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成为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以“师夷长技以自强”和中体西用的思想为指导,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和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而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荷叶塘)人,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戊戌科进士。他本是一介书生,太平天军,他以吏部侍郎身份回到湖南. 1852年正值太平军转战湘鄂,曾国藩奉命帮办团练,后编为湘军,成为清廷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主要军事力量。开始,战事不顺,”屡败屡战”,直至1856年乘“杨韦事变”之机全力反扑,转败为胜。1860年8月曾国藩被授为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在攻陷天京上游重镇安庆后,派李鸿章率淮军支援被太平军围攻、危在旦夕的上海,又派左宗棠图浙,并同意江浙绅商“借洋兵助剿”的意见,对天京逐渐形成和缩小包围圈,终于1864年7月破天京。
早在1860年12月初,曾国藩就上奏清廷说:“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曾军中“实赖洋炮之力”的亲身感受,从而认识到引进和学内患”,又能“勤远略”以抵御外侮。曾国藩本想先通过买船仿造的方式求得先进技术,他说:“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但因形势所需,并且他相信中国人“智者尽心,劳者尽力,无不能制之器,无不能演之技”,于是曾国藩在攻陷安庆后的1861年秋冬之交决定创办一个新式军火工厂. 那么,如此重要的军事要所该建在哪呢?,也是八百里皖江的首要军事屏障;更要紧的是,它处在长江下游的入口处,是下游天京(南京)、上海等各大都市和系列重镇的天然门户。所谓“安庆安而皖安,皖安而金陵安,金陵安而天下安”。基于这一战略思想,曾国藩首选安庆为最早的军工科研基地,首先考虑的就是军事需要。
在安庆这座湘军总指挥部里,曾国藩拟定了4个计划:续办团练、造机器船、造枪炮、造火药。不久,饬令“两江”(总督)属下访求机巧能人。很快,江苏巡抚薛焕访得常州金匮(
洋务运动在安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