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专业指导性目录--新媒体与信息网络 (2010-07-0708:03:37)转载▼标签: 杂谈分类: 新媒体技术 昨天,教务处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有关通知公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专业指导性目录”,有关传媒与艺术的两个专业为: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数字电影技术。 无独有偶,在上周五与几位同仁共同提交了新专业建设计划——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媒体传播艺术方向)申报书,下摘有关内容如下:关于申请增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新媒体传播艺术方向)的申请报告 校领导及教务处: 我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中提出的“新一轮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要进一步加强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结合,在其结合点上形成新的学科专业方向”的指示精神,我校新增专业(方向)应该优先选择文理工交叉的应用型专业,因此根据学校和江苏省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新媒体传播艺术方向)十分必要,也切实可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新闻行业、艺术行业在新媒体环境下呈现了融合的趋势,新媒体传播艺术专业方向的教学内容涉及到新闻传播学、媒体技术和艺术,是最体现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专业;同时媒体教育已经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媒体和艺术结合的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广泛的跨学科的作用。新媒体传播艺术专业方向尝试从技术、艺术、新闻、创意、制作以及学术研究等多方面实现不同学科之间进行交叉熔融,培养社会急需、市场覆盖面大的涉及新媒体新闻、装置艺术、网络媒体、动漫游戏等业界具有国际视野和开创精神的,从事新媒体产品(新闻、艺术等)设计和制作,兼通技术和艺术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以满足目前整个文化产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广播电视学专业(新媒体传播艺术方向)主要为新闻传播行业、文化创意行业、影视行业以及教育与培训行业培养从事以数字化新闻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相关技术的研发以及其它计算机、媒体、网络、艺术交叉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目前师资情况是教师71人,其中包含技术和艺术方面的中、高级职称人员52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24人,教师学历、年龄结构基本合理。 拥有省级传媒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实验条件目前拥有摄影与摄像、非线性编辑、线性编辑、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电声技术、星网技术、数码翻拍、冲印暗房、美术、印刷工艺、陶艺设计等11个专业实验室,还拥有专业化的 400m2演播厅及摄影录像编辑制作设备与设施,实验设备充足、实践体系完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96%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将由本学院的中、高级教师担任,在个别专业课程的教师不足可通过引进高学历的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人员;同时人文学院拥有文学、新闻专业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两个学院有7年共建专业的成功合作经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申报成功后还需引进1-2名高级人才,补充和完善个别实验项目的少量仪器设备。苏州科技学院关于申请增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新媒体传播艺术方向)的论证报告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信息传播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狭小范围之内,已经超出了报纸、电视、广播、杂志原有的框架,而是在吸纳传统媒体优势的基础之上,与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结合,不仅颠覆了传统意义上媒体的概念——媒体不再局限于官方媒体机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创造了自己信息发布与传播的新平台——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过去的信息生产机制,同时也引起了新闻传播教育的革命,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不再把培养记者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主要方向,而是培养一种泛媒体人才,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这种教育设置的改革不仅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引发了新闻传播教学理念的革命与创新,特别是苏州在长三角地带经济引擎功能的日益凸显,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苏州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创办新媒体传播艺术专业成为时代的需要,经济发展的必然,高校适应市场发展的新起点。现将有关问题报告如下:一、新媒体传播专业的产业和市场背景1、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传统媒介的生存格局,传统媒体逐渐向新媒体方向转型,新媒体人才成为媒介机构的“抢手货”。 互联网已经改变了媒体的生产方式和生存形态,报纸逐渐向网络版、手机版转型,甚至出现了“报纸消亡”的趋势,广播、电视也不再固守在传统的频率和频道内,而是开创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和制作已经完全进入了网络时代,由媒体技术带动的新媒体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媒介的每一根神经,网络逐渐成为采集、传播和消费信息的主要渠道,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融
参考新媒体战略新兴产业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