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北京政变
第二节洋务运动
第三节中法战争
第三章晚清统治集团
第一节北京政变
一、三大集团的形成
奕詝(1831年7月12日-1861年8月22日),年号:咸丰;庙号:文宗。系道光帝第四子。
第一节北京政变
一、三大集团的形成
咸丰之死与八大臣集团
“奉朱笔,皇长子御名现立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特谕”
--《军机处上谕档》
奕訢集团:
文祥,桂良,宝鋆。
道光谕:
“封皇六子奕訢为亲王”。
“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
“热河密札”
第一节北京政变
奕訢(1833-1898)
一、三大集团的形成
太后集团
“本王、大臣等拟旨缮递后,皇太后、皇上钤用图章发下,上系御赏二字,下系同道堂三字,以为符信”。
-----《军机处上谕档·赞襄政务王大臣交内阁片》
慈安皇太后徽号册
第一节北京政变
一、三大集团的形成
二、政变的过程
僧格林沁等部倾向奕訢集团。慈禧采取计谋剥夺八大臣的部分兵权。两宫太后返京途中,发起政变。
八大臣集团败亡。咸丰死前决定的中国政治格局改观。
第一节北京政变
僧格林沁
三、政变的影响
新王朝建立: 同治。
新体制实施:太后垂帘,亲王辅政。
军机处改组
总理衙门开始运作
新方略实行:“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统计全局折》
第一节北京政变
“垂帘听政”的养心殿
第二节洋务运动
一、洋务派概说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
--《张之洞全集》
文祥
洋务运动的中枢机构--总理衙门旧址
第二节洋务运动
一、洋务派概说
江南制造总局
1861-1884年,洋务运动的求强阶段
第二节洋务运动
一、洋务派概说
中国近现代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