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浅析
[ 提要 ]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与一个地区农村社
会发展进步和农民思想意识、 生活水平是否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
段密切相关。 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实施后, 昌宁县的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发生了明显变化,各个乡(镇)村(社区)依托自有优势,
围绕土地、林地、畜牧养殖、劳务等,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
乡村集体经济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但在集体发展过程中, 仍存在
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通过对全县乡镇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进行全面了解,客观分析, 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发展乡村集体
经济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发展模式,困难问题,措施建议
一、目前发展模式
从调研情况看, 全县有经营性收入的村 (社区)发展的模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 土地出租型。 部分社区结合土地性质为国有的实际, 通
过土地出租,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 资源开发型。 充分利
用该村生态资源优势。 以租赁的形式发展生态养殖, 可增加村级
集体经济收入。 三是 项目兴办型。 通过争取上级部门的扶持、 村
级入股等方式,筹措资金种植甘蔗、 坚果, 从而增加村级集体经
济收入。 四是 资产运营型。结合社区地处集镇区域实际, 在不影
响办公的情况下, 将房屋改造为商铺出租, 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
入;以租赁村办红砖厂经营管理权的方式, 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
入。 五是 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如:成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实
─1─
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六是 股份合作经济型。 如: 将集体自有的
果松的经营管理权作价入股中药材商会,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
入。 七是 发展旅游型。结合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 壮
大集体经济。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部分村(社区) 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认识不到位,
措施不得力
截至目前,全县还有部分村(社区)无经营性收入,没有实
现“脱壳”。在这些村(社区)干部中,普遍存在认识不到位的
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有的
村(社区)干部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和短视行为,认为发展村级
集体经济困难重重, 还担心为了发展集体经而背上债务包袱, 畏
难情绪严重; 其次 是方向不明,措施不力。有的村(社区)干部
眼界不够开阔, 创新意识不强, 对于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思
路不清、办法不多、措施不力、不知从何入手。
(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乏基础条件,起步困难
一是 部分村 (社区) 没有可支配的资产资源, 缺乏发展的基
础条件; 二是 部分村(社区)虽然有少量的集体资产,但大多数
都在上世纪 90 年代末被长期出租或一次性转让,虽然经过这几
年的恢复性发展,但数量少、规模小; 三是 发展集体经济缺乏资
本金,启动难度大。
(三)条件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
资源资产好、发展环境好、发展思路清晰、项目选择准确、
各级扶持力度大的村(社区)发展要快一些,相反则要慢一些,
─2─
还有个别村(社区)因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 集体经济不但得不
到发展,反而背上了债务包袱。
(四)财务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
一是 村财乡管的制度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 全县一直在执行
“村财民理乡代管”的管理模式,但执行情况不理想, 大部
浅谈如何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