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应激与咬尾症的防治
时间: 2006-12-27 8:41:14 作者:李淑兰 评论
在当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猪互相啃咬尾的现象比较普遍 , 发生咬尾症的猪群,其生长
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降低 20%以上 , 也能发生感染死亡或降低肉质, 从而严重影
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1、 猪咬尾症及其危害
猪的咬尾症,是任何引起猪不适的因素都可能引起猪的咬尾现象。轻者把尾巴咬半
截,重者把尾巴咬光。被咬伤部位如不及时处理治疗,可引起伤口感染,造成关节红肿
和跛行,降低胴体品质,甚至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因此集约化猪场如发生猪群的咬尾
症,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制止。
2、应激与猪咬尾症的关系
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或者
说应激是机体对向它提出任何要求所做的非特异性应答,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 , 影响猪
正常生理活动的应激源日趋增多,动物受应激源作用后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机体分
解代谢增强而合成代谢降低,性机能紊乱,严重时可引起一系列应激综合症,如苍白性
松软渗出性猪肉、 干燥坚硬色暗猪肉、 成年猪背肌坏死、 猪的急性胃溃疡、 猪咬尾症等。
可见猪咬尾症为猪应激综合症的一种病理表现。
3、 诱发猪咬尾症的应激源多种多样 , 而且往往是不同质的 , 主要可分以下几种
、品种和个体差异:
一个猪圈内如果饲养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但体重差异大的猪,常出现互咬现象。因
品种及生活特点差异,相互矛盾 , 相互争雄而发生撕咬。个体之间差异大 , 在占有睡觉面
积和抢食中 , 常出现以大欺小现象。
、环境:
猪舍环境条件差 , 不符合猪的正常生理机能,如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 , 通风不良及有
害气体的蓄积,天气突变 , 猪圈潮湿引起皮肤发痒等因素,使猪产生不适感或休息不好
引发啃咬;光照过强,猪处于兴奋状态而烦燥不安 , 也会引起咬尾;猪生活环境单调 , 特
别是仔猪活泼好动,于是互相玩弄耳朵或尾巴,最终导致严重的食肉癖。
、营养:
舍饲条件下,生长猪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全靠饲料供给。当饲料营养水平低于饲养
标准,满足不了猪生长发育营养需要,可造成猪咬尾,如缺乏蛋白质、饲料的粗纤维过
低均可导致咬尾症的发生;另外,日粮中的各种营养成份不平衡,如一些矿物质、微量
元素和各种维生素不足及比例不协调,均可出现咬尾症。
、管理:
在猪群中社会地位低下者不能得到槽位; 猪群密度过高及同栏猪数过多、 秩序混乱;
槽位及饮水器不足、地面喂食;猪活动频繁 , 无法充分休息,而变得烦燥;猪因荷尔蒙
的刺激导致情绪不稳定;卫生状况不良或并栏饲养,猪群整齐度不佳等 , 均可诱发咬尾
症的发生。
、疾病:
猪患严重腹泻、缺乏 Ca、 P、 Fe 等引发的营养代谢紊乱,均会诱发猪的互咬。有的
猪尾被咬伤后, 会导致群起而攻之, 波及整个猪群。 猪患有虱子、 疥癣等体外寄生虫时,
可引起猪体皮肤刺激而烦燥不安,在舍内磨擦而导致耳后、肋部等处出现渗出物,对其
它猪产生吸引作用而诱发咬尾; 猪体内寄生虫病, 特别是猪蛔虫, 刺激患猪攻击其它猪,
发生咬尾现象。
4、 防制猪咬尾症的综合措施 :
引起猪咬尾症的应激原不同 ,
猪应激与咬尾症的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