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锋
一、从盟友到对手 ——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1 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大林
问题:(1)二战期间美苏结盟,是否意味着双方没有任何矛盾?
(2)二战前后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有哪些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决定着战后的美苏必然走向对峙?
2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问题:
为什么这个国际关系体系以美苏为主导?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什么决定的?
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美国白宫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所恃何长图争锋
美国独占鳌头
控制操纵联合国
苏联克里姆林宫
所恃何长图争锋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和显示出的巨大能量,使它在全世界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苏联空前强大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
1943年德黑兰会议时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苏
英
美
美苏两国战后实力的增强
一、从盟友到对手 ——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1 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2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3 战后初期的形势:
美苏实力均衡
①二战后,日本和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其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1 冷战序幕:
“冷战”:
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
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的铁幕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等地。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
思考:
铁幕演说的实质?
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是指_____
“铁幕”指战后初期苏军驻扎的东欧、南欧等国家,包括德国东部地区。
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
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
9.1美苏争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