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汉字教学初探
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对于已认字的成人来说,谈起这话题似乎不足为奇,而对于一个小学教育来说,识字教学显得极其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面对“识字教学”这份责任呢?在创新精神领导人们的今天,只有不断完善已有的教学经验,有所继承,有所突破,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本”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
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爱唱爱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利用孩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孩子能在短期内大量识记,扫清认读障碍,更为了让孩子“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学习和借鉴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合谐、合作、创新的新型识字教学情境。现将我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1. 快乐游戏法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玩好动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送字回家”、“找朋友”、“邮差送信”等游戏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完成识字任务。
例如:“找朋友”在教学“妈”字时,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女’字旁,谁来和我做朋友?”到讲后另一个同学也拿出卡片说上:“我是个‘马’,小马的马,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女”字旁、“小马的马”组合成“妈”字,再让学生说说“妈”字为什么带“女”字旁,学生说:“因为妈妈是‘女’的”,所以带“女”字旁。让学生明白形声字形旁求义声旁表音的识字规律。让学生整体地识记汉字,使其在有了三、四百字的汉字积累后,自己发现和总结汉字规律,通过形声字等提高识字效率。
还有“选难认字”,各组商量选出本组两个难认字后,各小组长在本组难认字的字卡打“√”选请几个慢生开火车读没打“√”的字,再请几个中等生开火车读打了一两个“√”的字。最后,请几个学生读打“√”多的生字,鼓励学生争做“聪明娃”开动脑筋,想办法记难认字。如“警”字,学生说一人违反了交通规则,一位警察走过去向他敬个礼,说了一句话,提醒他以后不要这样做了,所以“警”是“敬”加“言”。你看,孩子们说得多么形象。采用这些生动有趣的游戏学忆深刻。
2. 自主参与法《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字拼音认读汉字。
创新式语文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讨论协作学习而展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学习,使自身思想、情操受到陶冶,并逐步具备主动获
素质教育与汉字教学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