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故事两则课件4.ppt《庄子》故事两则
背景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56年),是一个大动乱、大变革的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大转折时期,是各种政治主张、哲学观点、学术思想异常活跃的时期,形成了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庄子:庄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庄子早年做过小官,但没多久就归隐、当了隐士,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和著述。
庄子思想比较复杂,
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
养亲、尽年。
惠子相梁
请写出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
鹓( )
相梁( )
醴( )鸱( )
吓( )
yuān
xiàng
lǐ
chī
hè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
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
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
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相梁:在梁国做国相。
梁,战国时期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的别称。
或:有的人。
恐:害怕。
国:国都。
往:前往。
鹓雏: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
【注释】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
【译文】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庄子)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
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发:出发
止:停止,这里指栖息。
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醴:一种甜酒。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于是:在这时。
鸱:猫头鹰。
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注释】
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译文】鵷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鵷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鸩鹑,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一词多义
①吓
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用作动词,威胁
②于
夫鹓雏发于南海:起飞、从
于是鸱得腐鼠:在
而飞于北海:到达
③相
惠子相梁:做宰相
欲代子相:相位,宰相
④于是
于是惠子恐:表转折
于是鸱得腐鼠:在这时
《庄子》故事两则课件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