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漫谈网络词语.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漫谈网络词语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文化的多样化发展,网络词语成为人们网络交流中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对这一语言现象的分析研究,我们能够找出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与传统语言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进一步丰富传统词汇发展变化的研究。
【关键词】网络词语;语言形式;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词语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最能及时反映社会生活及其发展变化。互联网在全球迅猛发展所形成的网络词语早已研究纷呈,时下虽不再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是,作为语言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我们还是有必要继续关注并加以研究。
一、网络词语的组成
网络词语的组合材料较为庞杂,有数字、字母、英语、汉语、符号等。其组成可以是以上材料的单一组合,也可以是几种材料的混搭。如:表示“再见”,最常见、最频繁的用法是“88”或“8”。表示“等一会儿”,用符号“= =”。而“ B4”表示“before(以前)”,“ F2F”表示“face to face(面对面)”。再比如“90后”、“E时代”等词,不仅形式上体现了网络词语的特点,在意义上也强调时代性。
二、网络词语的缩略现象
(1962)曾经提出“语言的经济原则”这一假说,认为在传统交际环境中,人们在保证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下,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做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他认为交际和表达的需要始终在变化发展,促使人们采取更多、更新、更具有特色的语言单位,另一方面,人的惰性又要求在言语中尽可能减少大量的消耗,使用较少的、省力的、已熟悉的或较习惯的语言单位。
各种类型的网络词语都具备显著的缩略特点,充分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同时,这一特点也是基于特殊的网络背景下,由客观因素所形成的。相对于传统交际环境而言,网络中交际环境是虚拟的,人们出于娱乐和消遣的目的,一方面,在这一自由的空间里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发挥了自己的语言创造力。另一方面,受限于特殊的输入设备,为了交流方便快捷,于是创造出了大量的字母、数字等材料构成的缩略语并普遍使用。
三、网络词语信息含量丰富
网络传递信息的速度是以往任何一种形式不可比拟的,网络词语除了以简洁的形式在传播大量信息以外,更以其自身涵义的可挖掘性吸引着广大网民的注意力。如:表示“跟我没关系”的“打酱油”,寻其源头出自一则新闻采访,网络上也用此来比喻不谈政治,不谈敏感话题。“躲猫猫”游戏也由一则新闻赋予了新含义,成为负责人为了逃避责任的一种托词。这些旧词所体现出的新意,其实是人们普遍社会心理的一种折射,就以上例子而言,伴随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使得人民群众采用这一语言形式,从而表达了他们针砭时弊的心理。
“××哥”和“××男(女)”等形式的网络词语则是现代饮食男女真实生活写照的缩写。如裸露街头的“力量哥”,改装汽车的“改装哥”,街头型男的“雪碧哥”;“孔雀女”、“凤凰男”等,表示从山区转移到城市,打拼成功的男女。再如“桌游族、咸鱼族、装忙族、蘑菇族、虚客族”等不胜枚举之“××族”,也反映了现代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所形成的不同群体。
四、部分网络词语的口语化趋势
网络词语能传达大量信息并表达现代人的各种心态,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因而也慢慢被传统交际环境所借鉴,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中,体现了新时期社会变化的快节奏和人们简约、实

漫谈网络词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