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献礼国庆60周年征文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中国人永远自豪的日子。就在共和国诞生的当天,我赤条条的来到这个别人的世界,嗷嗷待哺的我当然不会留下什么记忆,只是长大后才知道我出生在了一个叫做”国庆”的节日,于是,国庆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我的乳名,那一年,我家从一个叫做中村的地方搬到了一个叫永乐的小山村,并寄居在生产队的一个养猪场,头无片瓦,身无完衣
的全家真可谓是饥寒交迫。外婆说,我是全靠着半碗蜂蜜和一点苦荞面才度过了那个年代的。从此,我一步步跟着共和国成长,可谓是”泡在甜水里,长在红旗下”,幸福的日子暖我身,难忘的事儿数不尽。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我上小学时,老师教我们唱的第一首歌,时至今日,我都酷爱这首歌,这不仅是因为歌曲本身优美动听,更重要的是能抒发我对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人民共和国的感情,它带给我无比的快乐,又留给我永远的享受。在我心中,毛主席、共产党就是永远不落的太阳。
有人说,我们与共和国同龄是一种荣幸又是一种不幸,有幸的是我们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不幸的是从出生开始,我们的共和国刚刚成立,百废俱兴,在物质极端匮乏的情况下度过了自己的学龄。58年大炼钢铁铜,我们响应党的号召,用稚嫩的肩膀背着矿石送进了当时的小高炉;三年自然灾害过去,生活刚有好转的时候,”文革”又来了。我们放下书本闹革命,因为保卫毛主席是我们的使命。后来大部分人都返回了城市。部分幸运儿进了国企,而大多数人没那么幸运,进了集体、街道企业,还有的则自谋职业。在那个时候,进了小企业或者自谋职业可就是二等公民啊!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我们为了表达自己对毛主席的爱,可以咬破手指写血书,有的女生为了显示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跳进温度在零下的粪坑里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在没有爱的环境里,没有了爱与被爱,没有了包容与宽恕,那日子要过得温馨有加,那难度可想而知。
1980年,这一年的国庆应该说是所有国庆中最灿烂的吧,因为,这一年,是改革开放后,山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第一年,是农民尝到丰收喜悦的第一年,也是我第三十一次相逢国庆。这一年,家家户户抖抖颤颤的在承包合同上签字盖章,同别的农户一样我家第一次分到了两只羊、两头牛,以及几十亩田地,那凭工分吃饭的日子便一去不返。父亲对分到的茶地进行了改造,母亲没天没夜地在地里精耕细作,而我们姐妹,就死记着外婆说的”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的农谚,每天放学不是上山去捡猪粪就是去割牛草,帮助大人们更好地饲养可亲可爱的庄稼。
棵棵的青草可以长成绿洲,汗水终究是会换来收成的。在1980年的那个国庆,家里的牛真是繁衍成群,改造后的茶园生机勃勃。母亲捧着沉甸甸的谷粒喜悦得泪流满面,也就在那年,我家有了第一笔2000元的存折,直到如今,我还清晰地记得父亲贴在大门上的那幅对联,上联是:翻身全靠毛泽东,下联是:致富依靠邓小平,横批是:两盏明灯。
1999年,我与第五十个国庆相会,这一年,我已经由一个毛头小子跨越了不惑之年,回到曾经哺育我成长的校园成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前,这所小学年久失修,孤零零的在寒风中飘零,到处是歪斜的门窗户
山区献礼国庆60周年征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