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ppt


文档分类: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流行性腮腺炎 mumps
2004年6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
2004年---2005年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普外科、内科”进修一年;
2005年取得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
2005年---2006年云阳县人民医院“骨科及放射科”进修一年;
2006年重庆医科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医学影像”学习半年;
2008年云阳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进修6个月;
2013年普通外科主治医师,擅长于中、下腹部外科,骨科常规手术。
忠心感谢普安小学全体教职工多年来,对普安乡卫生院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关照,以及为普安乡卫生事业所付出努力!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喉耳包”;医学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亦可见于成人,好发于冬、春季,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暴发流行,曾在我国多个地方发生大流行,成为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重点疾病之一。此病于2006年在普安乡暴发流行。因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所以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除腮腺肿痛外,还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是以腮腺为主的非化脓性肿胀为特征,也可以引起脑膜炎、睾丸炎、胰腺炎等。
[病原学]
腮腺炎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副粘液病毒属,单股RNA病毒
Paramyxovirus cartoon 负链RNA
麻疹、腮腺炎、副流感病毒
病原学
病毒有可溶性抗原(S抗原,抗体出现早,无保护性,用于诊断)
血凝抗原(V抗原,抗体病后2-3W出现,持续较久,有保护性)。
病原学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
腮腺炎病毒抵抗力弱
常用的消毒剂及紫外线均敏感
耐寒不耐热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注意不典型患者也具有传染性)。传染期:腮腺肿大前7日至肿大后9日(发病前7天和发病后9天具有较强的传染性,9天后传染性逐渐减弱----仍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经
飞沫传播(主要)。唾液污染的食具、玩
具也可引起传染。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都有易感性,发病半数以上为5-9岁学龄儿童,无免疫力的成人亦可发病。
流行情况
发病以冬春季为主,其它季节也可暴发流行;为世界性疾病;病后几年内,免疫力相对持久,但是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59889
  • 文件大小1.28 MB
  • 时间201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