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仁(一)
教学目标
、流利地诵读及背诵“亲仁”的内容。
,从而学会如何交朋友。
,内化寓德。
教学重点:会背诵“亲仁”的内容,联系实际,懂得仁爱。
教学难点:理解内容,内化寓德。
教学内容:同是人,累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
在我们泛爱众的时候,每个人都是爱的中心。但是人有三六九等,有贤愚不肖,跟着圣贤学高尚,跟着恶人学流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了使我们能够进步成为圣贤,首先就得选择善良智慧、诚信爱众的良师益友。亲近这样的人,我们就会少犯错误,多长智慧,升华道德。如果跟着那些损友邪师,我们将会一无是处,枉生人世。
所以,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中的“亲仁”,学会如何看清圣贤与邪师,如何亲近仁者,升华道德?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1.《弟子规》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共分为哪几部分?说说你了解的内容?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弟子就是学生的意思,规就是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2.《弟子规》中的“泛爱众,而亲仁”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内容的意义? 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
“泛爱众”的内容。
二、初读内容,探究交流。
。
同是人,累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师范读,校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小组交流,看看谁读得准确、流利。
三、再读内容,理解记忆。
“亲仁”一词的意思吗?
。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译:同样都是人,品行高低却不一样。同流入俗的人很多,大慈仁者的人实在很少。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译:对于一位真正有仁德、品行高尚的人,大家都敬畏他。
因为他们说话不会故意隐讳扭曲事实,也不会向人献媚讨好。
注释:同:同样类:种类、类型流俗:随大流的俗人
仁:指品德高尚果:果真畏:敬畏讳:隐瞒、忌讳
教师讲解:
对于大众,不管贫富贵贱、贤与不肖,我们都一律心存爱护,但也要能分辨出谁是真正的仁者,才能进一步亲近他,并且向他学习。仁者能爱人宽恕别人,与人和睦相处,自然赢得大家的敬重、佩服。仁者心口合一,不说一些做不到的话,不会随便取悦他人。有仁德的人是处处替人着想。
名言警句:夫仁者,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四、故事引读,内化寓德。
。
《仁者不俗》和《仁者无畏》
请同学们说说感受和想法。
五、明理导行,常礼举要。
(一) 何谓“仁”
仁字是“二”加上“人”,指在人际间能够相处得很好,“仁者”简单的说就是“好人、善良的人”,请同学想想看,有什
中国传统文化之三—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