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重要性
于淑芹
如今的社会是学习性社会,生活中到处都弥漫着浓厚的书香,人们被欢乐而又紧张的学习气氛笼罩着。无论是在哪个阶段的人们,都在努力地学习:婴儿在父母的呵护下,哑哑学语;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青年,中年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丰富学识,磨练自己,吸取经验……
在众多人群中,中学生是最值得大家所关注。大家都非常明白,初中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有些学生在小学时期或者幼儿时期可能是一个不受关注,默默无闻,成绩马马虎虎的中等生乃至差生,但是到了初中,他们出类拔萃,名列前茅,就连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了解了一些相关事例,发现这些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确,美国的约·凯恩斯说过:“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校良好习惯养成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点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暑假期间,就“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我调查了40个中学生,其中①%,②上课专心听讲的学生占65%,③上课按时记笔记的学生占55%,④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学生占45%,⑤经常写日记的学生占35%,⑥%,⑦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生占20%⑧%......
由此可见,就这一部分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习惯并不是很好。在统计中,我发现以上8项都做到的学生,他们学习效率高,成绩优秀,几乎都是班级里的佼佼者;而其他没有做到的学生成绩就很不起眼。在初中常常出现了类似这样的问题:某某同学在小学阶段是属于班级里的尖子生,可是到了初中后,他/她花了双倍时间学习,每天挑灯夜读,可这成绩就是不见提高,尤其是在初一,这现象最为普遍。其实,大家只要询问一下那些好生,然后坐下来静心想一想,您肯定不难发现,那些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这些孩子要少得多,但是,他们又为什么可以事半功倍呢?这就是学习习惯的问题了。
从古至今,哪位仁人志士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李密牛角挂书”......这些都应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⒈来自合肥的张韵出生于1980年11月。1998年以当时合肥市第三名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学习;2002年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Intel中国研究中心工作;2003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全额奖学金,在计算机系攻读硕士学位。在多伦多大学不到两年的学习时间里,已两次单独赴美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04年9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第十七届PDCS会议和2005年4月在美国科罗拉多举行的第十九届IPDPS会议),并在会上宣读自己的论文;同时还成为了IBM公司在加拿大设立的奖学金获得者中唯一的硕士生(这种奖学金历来只授予博士生)。
对此,大家或许会连声赞叹,但是,她的智商并不比我们高,关键是她从小就养成了两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两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却主宰了她的一生。一是学习要集中精力,二是上课要认真听讲。她的母亲是这样培养她的:
一、在学习时间内要求认真完成任务,休息时则尽情玩耍。从上学第一天起,每天规定她在吃晚饭前必须把作业全部完成,饭后的时间绝不能再写,而由她自由安排,同时保证作业的质量。从而不让她养成一心二用的坏习惯,使她做任何事情都专心致志,全力以赴
中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重要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