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典精华文库
薑斋诗话
(清)王夫之著
薑斋诗话··
目录
卷上⋯⋯⋯⋯⋯⋯⋯⋯⋯⋯⋯⋯⋯⋯⋯⋯⋯⋯⋯⋯⋯⋯⋯⋯
卷下⋯⋯⋯⋯⋯⋯⋯⋯⋯⋯⋯⋯⋯⋯⋯⋯⋯⋯⋯⋯⋯⋯⋯⋯
薑斋诗话··
薑斋诗话
◎卷上
王仲淹氏之续经,见废于先儒,旧矣。继而僭者,《七制》
之诏策也。仲淹不任删;《七制》之主臣,尤不足述也。《春
秋》者,衰世之事,圣人之刑书也。平、桓之天子,齐、晋之
诸候,荆、吴、徐、越之僭伪,其视六代、十六国相去无几;
事不必废也,而诗亦如之。卫宣、陈灵下逮乎溱洧之士女,葛
屦之公子,亦奚必贤于曹、刘、沈、谢乎?仲淹之删,非圣人
之删也,而何损于采风之旨邪?故汉、魏以还之比兴,可上通
于《风》、《雅》;桧、曹而上之条理,可近译以三唐。元韵
之机,兆在人心,流连泆宕,一出一入,均此情之哀乐,必永
于言者也。故艺苑之士,不原本于《三百篇》之律度,则为刻
木之桃李释经之儒不证合于汉、魏、唐、宋之正变,抑为株
守之兔罝。陶冶性情,别有风旨不可以典册、简牍、训诂之
学与焉也。隋举两端,可通三隅。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尽矣。辨汉、
魏、唐、宋之雅俗得失以此,读《三百篇》者必此也。“可以
“云者,隋所以而皆可也。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
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
薑斋诗话··
群乃益挚。出于四情之外,以生起四情;游于四情之中,情无
所窒。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故《关雎》,
兴也;康王晏朝而即为冰鉴。“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观
也;谢安欣赏,而增其遐心。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遇,
斯所贵于有诗。是帮延年不如康乐,而宋、唐之所繇升降也。
谢叠山、虞道园之说诗,并画而根掘之,恶足知此?
“采采芣苡”,意在言先,亦在言后,从容涵泳,自然生
其气象。即五言中,《十九首》犹有得此意者。陶令差能仿佛,
下此绝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众鸟欣有托,吾
亦爱吾庐”,非韦应物“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所得而问
津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
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知此,则“影静千官里,
心苏七校前”,与“唯有终南山色在,晴明依旧满长安”,情
之深浅宏隘见矣。况孟郊之乍笑而心迷,香啼而魂丧者乎?
唐人《少年行》云:“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猎长杨。
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想知少妇遥望之情,以
自矜得意,此善于取影者也。“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
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猃狁于夷。
“其妙正在此。训诂家不能领悟,谓妇方采蘩而见归师,旨趣
索然矣。建旌旗,举矛戟,车马喧阗,凯乐竞奏之下,仓庚何
能不惊飞,而尚闻其喈喈?六师在道,虽曰勿扰,采蘩之妇,
亦何事暴面于三军之侧耶?征人归矣,度其妇方采蘩,而闻归
师之凯旋。故迟迟之日,萋萋之草,鸟鸣之和,皆为助喜。而
南仲之功,震于闺阁,家室之欣幸,遥想其然,而征人之意得
可知矣。乃以此而称南仲,又影中取影,曲尽人情之极至也,
始而欲得其欢,已而称颂之,终乃有所求焉,细人必出于
薑斋诗话··
此。《鹿鸣》之一章曰:“示我周行。”二章曰:“示民不佻,
君子是则是效。”三章曰:“以燕乐嘉宾之心。”异于彼矣。
此之谓大音希声。希声,不如其始之勤勤也。杜子美之于韦左
丞,亦尝知此乎!
“庭燎有辉”,乡晨之景,莫妙于此。晨色渐明,赤光杂
烟而叆叇,但以“有辉”二字写之。唐人《除夕》诗“殿庭银
烛上熏天”之句,写除夕之景,与此仿佛,而简至不逮远矣。
“花迎剑佩”四字,差为晓色朦胧传神;而又云“星初落”,
则痕迹露尽。益叹《三百篇》之不可及也!
苏子瞻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体物之工,非“沃若
“不足以言桑,非桑不足以当“沃若”,固也。然得物态,未
得物理。“桃之夭夭,其叶蓁蓁”,“灼灼其华”,“有蕡其
实”,乃穷物理。夭夭者,桃之稚者也。桃至拱把以上,则液
流稚结,花不荣,叶不盛,实不蕃。小树弱枝,婀娜妍茂为有
加耳。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胡然我念之,亦可怀也”,
皆意藏篇中。杜子美“故居有所思”,上下七首,于此维
系,其源出此。俗笔必于篇终结锁,不然则迎头便喝。
句绝而语不绝,韵变而意不变,此诗家必不容昧之几。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降者,
诸子百家 讲坛全集 (18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