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古曲《春江花月夜》的欣赏.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古曲《春江花月夜》的欣赏.doc对古曲《春江花月夜》的欣赏
内容摘要: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了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从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表达出发,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从一节音乐欣赏课入手,按照传统音乐的自身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中小学传统音乐教学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传统音乐《春江花月夜》音乐“母题”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课题工作的缘故,笔者听了很多节音乐公开课,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课程内容上大多数都选择了音乐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教学。在音乐欣赏教学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谓是五花八门,有些教师是简单地讲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有些教师是根据音乐作品的标题给学生讲述着一个美丽而又动人的故事;还有一些音乐教师不愿意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音乐,或者干脆用欣赏西洋音乐的方法去替代中国音乐的欣赏。在笔者看来,上述方式并非真正的音乐欣赏方式。由于新教材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欣赏曲,大多数是学生不熟悉的,或者是学生不愿意欣赏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中国音乐作品的欣赏与理解产生共鸣,以及如何使学生对中国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有整体的把握,最终使学生能够体验和享受中国音乐的美,这些是摆在音乐教育工面前的重大难题。因此,教师除了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更要弄清楚中国音乐美的根本所在,引导学生去更好地欣赏中国传统音乐。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架起中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如何从中国音乐的美学表达方式、表达内容等方面,并结合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来探讨中国音乐欣赏及教学的相关内容,是教师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春江花月夜》在教学中的尴尬

记得大约在两年前,笔者带学生去一所学校实习,正巧碰上听一节音乐公开课,课堂内容正好是音乐欣赏课《春江花月夜》。如果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讲,这应该是一节很优秀的公开课,无论从课堂的导入,到教学目标的设定,再到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到最后的教学总结,都是可圈可点的。但是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却发现问题不少。学生的音乐情感根本没有漫游到中国传统音乐的海洋中,学生只是机械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教师总是在说:听完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感觉到了什么?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听完了一段音乐用相应的文字加以说明,似乎学生的这种说明式回答就等于告诉教师,学生已经听懂了这段音乐。事实上这种对号入座式的音乐欣赏方式恰恰限制了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根本无法达到音乐教育育人的目的。因为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互动,任何课堂教学都将是一种无效教学,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就无法对其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三、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母题”

任何音乐的内容具有与其他事物内容的共性,即需要通过某种表现方式才能体现出来,它的清晰或模糊主要取决于音乐思维的不同类型,亦即不同音乐体裁在音乐构思上的特征。它的表现方式主要用文学语言或某种视觉形象来加以表达或说明内容。这种内容是非直觉的、抽象的,是可视、可思的内容,它需要凭借主观的想象去实现,我们称这种内容为非音乐性内容,这些音乐是不用人们主观去想象的,音乐本身就包含了具体直接而形象的内容。根据音乐学家刘承华对中国音乐内容的研究,他将中国音乐常见的音乐题材称之为音乐的“母题”。“母题”按照他的理解是指在音乐行为(包

对古曲《春江花月夜》的欣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