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
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勇武闻名的军事家,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注:(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项羽集团主要成员
项燕:项羽祖父,楚将,为秦将王翦所破,自杀。自杀时放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项梁:项燕子,项羽季父,项羽由其抚养长大,后来被秦将章邯打败而亡
项渠:项羽父,生平不详。
项伯:项羽季父,秦时曾杀人,为张良所庇,故与张良有旧。从项梁起兵击秦,为楚左令尹。项羽伯,降汉,为射阳侯,赐姓刘。孝惠二年去世,嗣子雎有罪,不得代
项庄:鸿门宴中受命于亚父范增舞剑欲杀刘邦。
范增: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
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名虞(yú)[1] (一说姓虞)[2] ,生卒年、出生地、结局等均无定论,曾在定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项羽为其作《垓下歌》。
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后人曾根据《垓下歌》,以及相传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结局是在楚营内自刎,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传说
1)龙且:(jū)(?-前203年),中国楚汉之争时代人物,秦末楚汉争霸时期西楚国将领,与曹咎、周殷同为楚军大司马。前206年,汉王刘邦起兵平定三秦,楚将龙且与魏相项他与汉将灌婴在定陶之南交战失败。前204年,龙且、项声攻淮南,大破英布军。英布逃亡汉军处。前203年十月,韩信平定临淄,项羽派遣龙且率兵20万攻打韩信。十一月,龙且与韩信在潍水对阵。韩信在夜间于潍水上游堆土袋造堰塞水。韩信率军半渡攻击龙且军,假装败走,龙且率军追击,韩信决堰淹龙且军,韩信反击,龙且被杀。
2)季布:(生卒年不详),楚地人,曾效力于西楚霸王项羽,多次击败刘邦军队。项羽败亡后,被汉高祖刘邦悬赏缉拿。后在夏侯婴说情下,刘邦饶赦了他,并拜他为郎中。汉惠帝时,官至中郎将。汉文帝时,任河东郡守。季布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诺言、讲信用而著称。所以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一诺千金”这个成语也是从这儿来的。
3)钟离眛:(?一前200年),钟离氏
项羽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