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阅读兴趣与习惯在学科学习中的体现及作用》
——实验班级子课题《阅读与写作》结题报告
龙里县第一小学赵德军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本人是一名农村语文教师,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农村小学教学。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农村小学里,由于受师资水平的限制和考试压力的逼迫,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基本就是一个摆设。学生只是抱着《语文》、《数学》两本书,没有什么课外书,也没时间看课外书,平时就是做题,做题,再做题,学生就是井底之蛙,对外面的东西是一问三不知。教师在上课时,也都是就课文、书本上的内容来讲授,也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讲跑题了”,没什么课外拓展,所以课堂的氛围就可想而知了。当然,也有部分教师认为阅读训练还是应该抓一抓的,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课堂教学效果却是事与愿违,因为学生的阅读面有限,拓展时没有一点激情,师生互动不起来,形成教师在课堂上昌独角戏。久而久之,师生两方面都觉得很累,课堂也就变得越发冷清了。
介于这种状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是心急如焚。阅读和写作是息息相关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阅读,那是万万做不到的。学习语文,没有阅读、没有写作那还是什么语文教学?阅读和写作都是不可缺少的,都应当加以严格训练,不可偏废。可如果照此发展下去,我们的学生将会变成一只只井底之蛙,今后进入高一级学校,又怎么能学好语文学科呢?又将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人材呢?所以一直以来,本人坚持上好
语文课,并希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来使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却收效甚微。恰在此时,我们学校的课题申报成功、取得立项,于是我积极参加到此项活动之中,研究已经进行了3年时间。我认为,能开展此项研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长远意义:
。进行有效而规范的阅读训练,尽快提高学生的阅读常识和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对学生学好语文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未来的建设者,除了应掌握本行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技巧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
。进行阅读训练,除了增强课外知识能力外,对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阅读可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性,提高思维品质,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现实意义:
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小学阅读训练课水平严重滞后的局面,比较迅速地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课题的界定。
关键词的界定:1.“阅读兴趣”“阅读”不光指教材的阅读,还包括课外的阅读;“兴趣”是指学生自觉自愿的做自己喜欢的事。
2常事对待,不需要任何人的安排和指令,把阅读当做自己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
3.“体现”是指经过努力,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时学习或生活中表露出来。
4.“作用”是指阅读对学生的学科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课题整体界定:我们本课题研究主要针对小学的阅读训练课而开展,希望找出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途径,并在现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