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掌握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的实验素养。
一、教学目标
,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及单位换算,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用电器的工作电流。
,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并会将电流表正确地接入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主要的知识由两部分组成:电流的强弱,即电流的大小;以及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电流表是电学实验的重要仪器,学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是电学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因而本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电学的基础。由于电流看不见摸不着,认识它有一定难度,通过学习需要让学生认识到用电器的工作依靠的是电流经过用电器,且用电器的工作状态与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表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电学测量工具,由于它有三个接线柱,刻度分上下两排,所以学生刚接触到时也会觉得不适应。
教学重点:认识电流的大小以及正确使用电流表。
教学难点:在画电路图时和连接实物电路中正确接入电流表。
三、教学策略
电流在前面两节学习时已有所涉及,但比较抽象,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类比,将小灯泡两次工作过程的亮度不同和不同用电器工作的过程做对比,找到灯泡要亮点就需要让流经的电流大一点。如此,学生就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电流用身边的用电器的不同工作状态来说明,就非常清晰明了容易掌握。电流表的结构简单介绍一下,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有关电流表的说明书,提醒学生所有的测量工具的学习使用都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找零刻度线即调零,二是关注该如何读数,包括关注其量程和分度值。学生自学完,教师请学生讲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同组同学完成演示。再请全体学生分组练习电流表使用,完成教材P47 。再通过读数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掌握这一技能的目的。
四、教学准备
电源、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电流表一只、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
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务,反馈预习情况
了解本节课内容,发现薄弱点,针对性听课
创设情境(5分钟)
连接一个简单的电流,分别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做电源,闭合开关,观察灯的亮度。提问:为什么两次灯工作时的亮度不同?这说明什么?展示图片并提问:电力机车工作时与手机工作的电流有何不同?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科学动画:电流强度”)
学生观察对比两种路径,找到相同点,回答:小灯泡的亮度不同是因为有强弱不同的电流经过它。电力机车工作时与手机工作的电流强弱大不不同。
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电灯发光时电路中存在的电流有强弱之分,引入下面的课题电流的强弱。
引入新课(5分钟)
教师总结:灯泡越亮表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强,灯泡越暗表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弱,即是说电流有强弱。
小灯泡的亮度不同是因为有强弱不同的电流经过它。电力机车工作时与手机工作的电流强弱大不不同。
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同一用电器在不同的工作状态有不同大小的电流。不同用电器的工作电流也不相同,将抽象问题用学生熟悉的情境解决,化难为简。
新课教学(30分钟)
《电流的测量》名师教(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