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西方建筑空间的设计意象
【摘要】现代建筑思潮中,基本观点之一是空间组合与周围环境的结合,通过对古希腊时期到现代建筑空间形式历史性的回顾,总结出历时性和共时性统一的这一空间设计方法。
【关键词】类型学;空间组合;周围环境;历时性;共时性;西方建筑;设计意象;建筑空间
引言:黑格尔说:“一种建筑物,它要向旁人揭示出一个普遍的意义,除掉要表现这种较高的意义之外别无目的,所以它毕竟是一种暗示一个有普遍意义的重要思想的象征(符号),一种独立自足的象征;尽管对于精神来说,它还只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所以这种建筑的产品是应该凭它们本身就足以启发思考和唤起普遍观念的,而不是向原已独立地表现出来的意义提供一种遮蔽物和外壳。因此,一种能把一个意义表现得晶莹透澈的形式就不能只作为一种符号而发生作用。
现代建筑思潮中,基本观点之一是空间组合与周围环境的结合,通过对古希腊时期到现代建筑空间形式历史性的回顾,总结出历时性和共时性统一的这一空间设计方法。我们的城市是一座历时的城市,“城市是建筑的场所,建筑是城市的片段”,在历时城市中,建筑空间是一个个连续而又生动的片段(共时性)。城市不仅是一种客观空间,还是一个有意义的场所。城市的沧桑变迁,正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建筑空间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一座城市是一本历史,而且每时每刻其中的建筑空间都在改变,其历时性和共时性永远共存,并时时让人感到震撼的力量。现代建筑设计只从共时性横截面出发考虑问题,而忽略了历时性。作为空间设计的方法,只有将建筑空间放在历时的城市中去,才有实际意义。类型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城市的意义,找到历史和传统的结合点。城市与建筑之间不是空间组合关系,而是人类居住的历史。
建筑以有形的实体围护起长、宽、高三维有限的范围,形成人类能够身临其中的有形空间,这或许就是建筑的最初含义和基本目的。在诸多艺术中,唯有建筑能赋予空间以完全的价值。建筑能够用一个三度空间的中空部分来包围人,诚然绘画能描写空间,诗歌能唤起人们对空间的印象,音乐能给空间的类似形象,但建筑则直接以空间为媒介,并把人置于其中。
自然科学方法曾在建筑领域内启发过多种理性行为,类型学研究正是这些行为中最富色彩的一支。在人类漫长的建筑活动中,造成这个历史的诸多因素主要有:社会的、理性的、技术的前提条件、形式上和审美上的理想等。以上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空间概念。
古希腊时期:希腊神庙的特色在于人体尺度的绝妙应用,其缺陷在于忽视内部空间。神庙的内殿不仅是一个围起来的空间,更确切地说是一个近乎封闭的空间,是诸神不容入侵的圣所,因为宗教仪式是在神庙周围露天举行的。希腊神庙中唯一供人们通行的部分是其围廊。在后期,周围逐渐趋于宽敞,表达出人们倾向于空间效果的感受并给予空间更重要的地位。
晚期现代建筑空间:常用的三种空间处理手法:1)各向同性空间;2)非理性的网格;3)虚空间手法。各向同性空间的布局目的为了适应灵活使用和可变的功能,它常常是网格化的、无限的、各向同性的、支柱设在外围的、设备置于底部和顶部的同一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拼合着多变的各种活动。
古罗马时期:古罗马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规模宏大,构思宏伟、豪迈、率真。古罗马建筑所包含的空间形式多样性,与古希腊的单一建筑体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对大体积的鉴赏能力和强有力的空间概念———围合空
刍议西方建筑空间的设计意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