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庆祝建忆岁月的变迁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60年风雨同舟,60年沧海桑田,60年峥嵘岁月,60辉煌成就,60年共创荣光,人民政协在共和国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区政协前身为政协**市委员会,1984年12月成立,1996年3月撤市设区,原政协**市第四届委员会顺延为政协永州市**区第四届委员会,至今已召开了七届26次全会。斗转星移,岁月更替,满眼春光年复一年。在这六十年里,有多少令人鼓舞的事迹值得讴歌,有多少可歌可泣的人物值得传唱,有多少沧海桑田的变化值得描绘,有多少舒心惬意的情怀值得抒写,有多少生蓬盛世的豪言壮语值得表白。我是2003年8月份因公务员选调考试进入**区政协机关工作,至今已有六个年头。记得来政协工作的第一年,已是金秋季节,那也正是我区政协走访全区政协委员的高峰期。当时,政协机关只有二台办公小车,一台是主席专用车,一台是“四委一室”办公用车。要走访的全区委员有173人,分布在全区各处。因而,主席会议研究决定副主席带队、按委室分组走访。时任**区政协主席陈开明同志发扬风格,主动让出“坐骑”,让给我们走访,但还是不够用,因为我们有5个组。因此,那时车辆使用原则是办公室统一调度,实行先远后近。记得当时我跟随一名政协副主席跑了七天,只坐了两天小车,老天还不眷顾,未坐车时下雨。那时**城区较小,城内公交车只有几路,现在已有20多路公交车运营了,还开通了300台的士,因而还没有现在方便;城镇公路多是毛路或泥石路,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不管是郊区下乡,还是市内办公,经常是以公交车或以步代车出行办差。2004年-2008年,近乎于每年增加辆小车,政协机关小车增加到9辆,5年时间增加了7辆。且不说车辆质量在不断提高,起码在数量上满足了办公需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让我记忆犹新的第二件事,是我来政协工作的第二年,由于我区一年一度的政协全会都是在年底召开,全会前一周要给每个政协委员发会议通知。当时,财政拨付的全会经费不多,仅有几万元。为节约开支,我们只对乡镇农村委员邮寄书面通知,而对城区和郊区的委员都是直接送达书面通知。在这次送通知时,正好在下大雪,而且持续了三天。为了准时发送通知,我们硬是在这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三天时间里将全会通知挨家挨户地送到每个委员手中。虽然很苦很累很冻,但当看到委员们感动的表情,听到激动的话语,受到热情的褒扬,感到很知足、很有价值、也很满足。记得,有一名女政协委员当场感动得流泪了,而且这次政协全会到会率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一次,全会期间几乎无人请假,委员们的政治热情和历史责任感空前高涨。这是我从一名人民教师到政府一般工作人员,再到担任领导这二十年工作中从未有过的感动和快乐,也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到2005年时,我们单位购买了传真机,之后下发通知和传输文件,不仅采用了邮寄和传真的方式,还采取了email等电子传送方式,体会到了现代科技带给工作的便利,享受了改革开放的成果。第三件事,是我区政协办公条件的改善。在我来政协工作之前,政协文字材料印刷还是手工铅印。我来时,也是正在使用油印机,记得印长一点或较多的材料,经常是几个人轮流推拉,一不小心还会弄得全身是油墨。特别是
政协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记忆岁月的变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