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6章缺陷排除的经济效益.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案第 74 页
学科
个体软件过程
课题
第十六章缺陷排除的经济效益
时数
2
授课班级
02软件1班、4班
教学目标及要求
学习讨论缺陷排除的经济效益
教学重点
缺陷排除问题,缺陷排除效益的计算
教学难点
缺陷排除效益的计算
实验仪器及教具
微机、投影仪、Office软件
教学方法
讲授、探究性学习、案例教学
教案第 75 页
教学过程
备注
引入问题:
请同学们回答自己找出缺陷所用的时间。如何比较每一次的效率?
教学内容:
1、说明高质量工作的必要性(讨论)
2、阐述缺陷排除问题
3、讲述如何计算缺陷排除时间(探险究性学习)
4、讲授缺陷引入和排除的经验(提问+讨论)
5、如何节省缺陷排除所耗用的时间(探险究性学习)
6、讲述每小时缺陷个数的计算方法(案例)
7、讲授缺陷排除效益的计算方法(案例)
8、介绍提高缺陷排除率的方法
9、介绍减少缺陷引入率的方法
实验内容:更新的项目计划总结表,。
本节课结束后,用8学时综合训练,详见实验指导书一。
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案例教学
课程整合:以程序设计语言为例进行学习
课后作业
第186页作业
教案(续页) 第 76 页
第十六章缺陷排除的经济效益
一、高质量工作的必要性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计算机领域尽管在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却没有一点变化。软件工程师仍是把大程序分成几个小部分,然后他们自己在开发其中一个或几个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花30%~40%或更多的时间让程序通过一些基本的测试。当程序可以运行后,程序员要测试并把他们逐级集成为较大型的系统。集成和测试的过程几乎全是为了发现和修复更多的缺陷。当产品最终交付后,产品质量往往很差,以至于工程师必须要在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来修复客户反馈的缺陷。这是三十年前软件开发的普遍现象,但今天情况依然如此。
更好的软件开发方法确实是存在的。保证工作质量的原则是在第一次就要开发出合格的产品。当你按照这个原则去做之后,就不会在编译和测试阶段需要去排除那么多的缺陷,你和你的组织也不需要花费那么多时间来查找和修复缺陷。
二、缺陷排除问题
因为缺陷难于查找和修复,所以排除缺陷的花费很大。当构成大型复查软件系统时,这个问题就更严重。软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大约每十年增长十倍。由于软件的规模和复杂度将继续增加,缺陷排除也将变得更昂贵、更耗时。
为了了解和控制缺陷带来的费用,很有必要测量缺陷排除的效果。有一种测量方法是计算每小时排除缺陷的个数;另一种是计算缺陷排除效益,即测量通过某一排除方法所发现的缺陷的百分比。当知道每种缺陷排除方法的排除效益和排除率之后,就知道如何更好地发现和修复缺陷。
对于几十行到几百行的程序,可能只引入很少的缺陷。尽管发现和修复这些缺陷会带来一点麻烦,但通常不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但是,对于较大型的程序,就需要很多时间来发现和修复缺陷。
在大型系统中,如果工程师不能排除所有在开发程序中引入的缺陷,那么就必须有其他人来查找和修复这些缺陷。缺陷越多,修复越迟,修改工作的费用就越大。对于大型软件产品,这种费用的增长是惊人的。
在设计阶段,学生和工程师一般每小时引入 1~3 个缺陷;在编码阶段,一般每小时引入5~8个缺陷。在测试阶段,每

第16章缺陷排除的经济效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