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讲单片机串行接口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授课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2、了解单片机的发展概况。
3、熟悉数制的转换。
教学重点:
单片机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逻辑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5分钟) 检查学生人数,强调课堂纪律和要求,自我介绍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装人数,引导学生进入听课状态。
直接引入新课:
§4-3 MCS-51单片机串行接口
一、串行通信概述
1、什么叫串行通信?
并行、串行举生活中的例子(排横队行走,排纵队行走)说明;
引出并行通信,串行通信的概念。
P00
P01 外设1
P02
P03
单片机
RXD
外设2
TXD
2、同步通信、异步通信
提问:数字电路中移位寄存器是怎样进行移位的?
同步——发送设备时钟等于接收设备时钟。
同步字符1 同步字符2 数据1 数据2 ··· 数据n 校验字符校验字符
异步——发送时钟不一定等于接收时钟。
空闲位起始位 5 ~ 8位数据奇偶校验位停止位空闲位
3、串行通信方向
A B
发单工收
A B
发半双工发
收收
A 全双工 B
发收
收发
4、波特率
即串行通信速率。 b/s 、 bps
举例、设有一帧信息,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传输速率为
240个字符。求波特率。
解:
(1+8+1)×240 = 2400 b/s = 2400波特。
5、串行通信接口
发送: 展示投影胶片 CPU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发送数据寄存器
SBUF(99H)
1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0 发送数据
发送时钟
接收: 展示投影胶片
接收时钟
0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1 接收数据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接收数据寄存器
SBUF(99H)
CPU
二、MCS-51机串行接口
单片机内有: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 UART
全双工,4种工作方式,波特率可编程设置,可中断。
1、串口的组成
从编程角度讲来看主要由以下寄存器组成。
PCON SMOD
SCON SM0 SM1 SM2 REN TB8 RB8 TI RI
SBUF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SBUF发
SBUF收
SM0、SM1:工作方式选择位(后面再讲)
SM2:多机通信控制位,常与RB8配合,决定是否激活RI
REN:允许接收
TB8:发送的第九位数
RB8:接收的第九位数
TI :中断标志
RI
SMOD:波特系数选择位,0 —— 20 = 1
1 —— 21 = 2
2、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1)方式0: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波特率固定为fosc / 12
RXD ——接收发送数据
TXD ——产生同步移位脉冲
接收/发送完,置位RI / TI ,(要求SM2 = 0)
方式0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发送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接收
无
第19讲 单片机串行接口及其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