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本文在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对“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战略思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长株潭”;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9-0059-03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出地,而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构成的“长株潭”城市群则是长江中游地区次级中心和我国“中部崛起”的“南引擎”,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非常突出。因此,应制定“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长株潭”城市群备受国内外广泛关注,在国家“十五”计划城市发展专题规划中,就已列为重点扶持的城市群之一。同时,世界银行已把“长株潭”整体纳入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CDS)计划,认同了“长株潭”通过经济一体化来提高地区的城市竞争力的发展思路,并提供资金帮助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区域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深,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也将展现出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长株潭”地区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扩散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沿袭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其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威胁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消耗大
“长株潭”在经济快速发展、提质扩容过程中,因以第二产业作为重要支撑,中等和中等偏下的产业占制造业的半壁江山,一直没有摆脱资源消耗型的传统发展模式,致使资源消耗过大,尤其是水资源、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资源供给趋紧导致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支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人口数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加,却只进行简单的无害化填埋,不能转化为再生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二)环境污染严重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和湖南省经济中心,长期重发展、轻治理,结构性污染问题比较突出。“长株潭”一直以工业为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严重污染,加上区内水网交错,容易导致污染传播更快,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三市城区及所辖县、市
S02和TSP两项指标经常超标,都不能稳定地达到二类标准的水平,且污染面广,造成严重的酸雨污染。
(三)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主导产业产品链条短
“长株潭”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偏高,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另外,在第一产业中,传统农业所占比重偏大。粮食和生猪两项占农业产值的比重高达65%,“粮猪型”农业的基本格局始终未改变,且农产品市场保鲜、储藏、加工滞后,大宗产品与市场需求难以匹配,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效益。“长株潭”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迅速,占GDP的比重较大,但其中的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目前主要是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如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而为生产服务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技术、风险投资、现代物流
“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