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刍议
摘要:中国武术因为自身独特魅力被作为文化遗产保留下来并且在传承过程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其自身融合了多种思想,其中包括中国古代哲学、古代伦理学、古代医学以及儒佛思想,这正是其特点所在。伴随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不断增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就导致传统武术的继承面临重大问题。因此,关注传统武术的今后发展问题是新时代中华儿女应该具有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传统武术;传承;发展
一、概述
传统武术是在农耕时期发展起来的,主要内容是套路、散手等技术,传承主要是靠家传或者是师徒传承,十分重视修养道德的提高以及技击能力水平的提高,是体用都具备的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模式。伴随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不断增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就导致传统武术的继承面临重大问题。因此,重视传统武术的今后发展问题是新时代中华儿女应该具有的责任和使命。
二、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影响因素
(一)社会环境的转变
技击是武术的实质内容,传统武术可以发展还是因为古代的战乱,主要是在动荡年代可以保护自己。随着稳定,武术技击在现代军事中就很少被用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追求建设法治国家,社会上不稳定因素减少。同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经历的发展,我们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传统武术失去发展动力。
(二)其他运动形式的冲击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体育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成为了体育界的盛典,西方的很多体育项目慢慢传入我国中小学以及大学。现在的人们也都在空闲时间去参加一些比较前卫的体育项目,比如街舞、跆拳道、瑜伽、健美操等。西方体育在呈现快速发展的时候,我国传统武术却没有人热衷,无人发展。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在文化全球化发展这么快的情况下,如果一味的追求西方文化,我们就容易被西方化,就会面临失去我们几千年传统的危机。
(三)政府重视力度不够
自我国成立以来,为了跟随世界体育发展的步伐,同时也为了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武术,国家体育总局把武术作为基础,结合西方体育项目的规则,发展出竞技武术这种新的武术发展模式。在各种条件的支持下,竞技武术有了比较完善的发展制度以及丰富的发展人才,并且每个省市都组建了自己的武术团队体育院校也开设了多种和体育有关的科目,慢慢的武术学校的教授方向也靠近了竞技化。并且在国内的各种武术中竞技武术一直是处于重要位置,在1990年正式成为亚运会项目,是中华武术的领头羊,但是,传统武术的发展并不乐观,因为没有专门去发展,很多传统武术的拳种面临一种尴尬的状况。据统计,仅仅少林拳在明清年间多达三百四十中种,但是传承下来的仅仅四十多种。
(四)传统武术理论的欠缺
传统武术是在小农经济时期产生的,具有浓厚的封闭性个保守性。师傅在教授武功时候很防范外人,以防流传到其他人手中,所以大多数选择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这种封闭性较强的方式,当然,教授方式大多是“口传身教”,所以很少能留下参考文献,所以传统武术的资料并不多。另外,有的传统武术文献中某些词语具有很深意义上的哲学含义,一般人很难理解透彻。因为条件的多样性所以传统武术则衍生出很多门派,据 80 年代统计,具有“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传统武术有129种,并且每种拳都有自身的发展套路和
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刍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